方方小说语言修辞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口语艺术角度 | 第11页 |
(二) 修辞艺术角度 | 第11-12页 |
(三) 综合语言角度 | 第12页 |
(四) 语言对比角度 | 第12-13页 |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语料来源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方方小说语言口语修辞 | 第17-39页 |
一、质朴的日常语言 | 第18-25页 |
(一) 口语形式的写人叙事 | 第18-21页 |
(二) 人物语言的直录 | 第21-24页 |
(三) 歌曲小调的穿插 | 第24-25页 |
二、浓郁的“汉味”词语 | 第25-32页 |
(一) 方言词汇的运用 | 第25-30页 |
(二) 原汁原味的俚词俗语 | 第30-32页 |
三、口语化的句法结构 | 第32-37页 |
(一) 长句的运用 | 第32-34页 |
(二) 短句的运用 | 第34-37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二章 方方小说语言变异修辞 | 第39-73页 |
一、词语变异 | 第40-47页 |
(一) 词语的语义变异 | 第40-44页 |
(二) 词语的语形变异 | 第44-47页 |
二、语法变异 | 第47-63页 |
(一) 词语的超常搭配 | 第48-58页 |
(二) 句子成分的移位 | 第58-61页 |
(三) 标点符号的偏离 | 第61-63页 |
三、语音变异 | 第63-72页 |
(一) 叠音变异 | 第63-66页 |
(二) 谐音变异 | 第66-69页 |
(三) 摹声词变异 | 第69-71页 |
(四) 强调停顿 | 第71-72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三章 方方小说语言修辞风格的成因 | 第73-83页 |
一、小说创作主体的因素 | 第73-79页 |
(一) 生长环境和创作经历 | 第73-76页 |
(二) 创作观念 | 第76-79页 |
二、小说创作客体的因素 | 第79-82页 |
(一) 新写实小说讲求“还原现实” | 第79-80页 |
(二) 新写实小说不断求“新” | 第80-82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