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终止确认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论文结构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意义、模式及现状第16-26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意义第16-18页
     ·调节社会融资结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第16页
     ·节约银行监管资本,突破存贷比率限制第16-17页
     ·降低期限错配风险,优化银行资本结构第17页
     ·遏制非标准化产品,降低影子银行风险第17-18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模式第18-21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第18-19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第19-20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核心要素第20-21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第21-26页
     ·试点阶段第22-23页
     ·重启阶段第23-26页
第3章 发起人终止确认原则的国际比较第26-34页
   ·特殊目的实体报表合并原则的国际比较第26-29页
     ·FASB关于特殊目的实体报表合并原则的会计规范第26-28页
     ·IASB/IASC关于特殊目的实体报表合并原则的会计规范第28页
     ·FASB与IASB/IASC相关准则的比较第28-29页
   ·发起人终止确认标准的国际比较第29-34页
     ·风险报酬分析法第29-30页
     ·金融合成分析法第30-31页
     ·继续涉入法第31-34页
第4章 我国发起人终止确认原则、现实操作及案例分析第34-47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终止确认原则第34-36页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第34-35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及解释第35-36页
     ·《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第36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规则及其影响第36-40页
     ·风险自留规则的由来第36-37页
     ·风险自留的不同模式第37-39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自留实践第39-40页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终止确认的案例研究第40-47页
     ·华元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及其会计处理第40-43页
     ·兴元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及其会计处理第43-4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研究结论第47-48页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下一篇: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基于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