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张居正赋税改革思想及其法律实践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张居正赋税改革的历史背景第14-32页
 第一节 万历前的社会状况第14-18页
  一、“国匮民穷”第14-16页
  二、阶级冲突:“盗贼蜂起”第16-18页
 第二节 万历前的赋税立法第18-27页
  一、明初立法指导思想第18-19页
  二、明代赋税立法的渊源第19-20页
  三、万历前的赋税法律规定第20-27页
 第三节 张居正赋税改革的动因第27-30页
  一、张居正的抱负第27-28页
  二、统治集团对改革的支持第28-30页
  三、赋税状况的弊端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二章 张居正赋税改革的思想内容第32-41页
 第一节 民为邦本与农商互利思想第32-35页
  一、基本理念:民为邦本第32-33页
  二、辩证思维:农商互利第33-35页
 第二节 整顿吏治与改革税制思想第35-38页
  一、矛头指向:吏治不清第35-37页
  二、核心内容:改革税制第37-38页
 第三节 重修会典与“法在必行”思想第38-40页
  一、重要举措:重修会典第38-39页
  二、必要手段:“法在必行”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张居正赋税改革的法律实践第41-58页
 第一节 田亩:推行清丈条例第41-49页
  一、试行清丈田亩第41-42页
  二、颁布《清丈条例》第42-46页
  三、成效与作用第46-49页
 第二节 赋税:推行一条鞭法第49-54页
  一、一条鞭法的内容第49-51页
  二、执行的措施第51-52页
  三、成效与作用第52-54页
 第三节 重修《问刑条例》(万历十一年)第54-57页
  一、万历《问刑条例》中关于赋税的规定第54-56页
  二、万历《问刑条例》关于赋税制度的变化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评价与认知第58-64页
 第一节 赋税改革的成效第58-60页
  一、治腐肃贪:缓和阶级矛盾第58-59页
  二、统一税制:挽救财政危机第59-60页
 第二节 积弊难返第60-63页
  一、封建国家赋税的实质第60-61页
  二、立法的缺失第61页
  三、统治集团的利益分配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乾嘉时期江苏地区学侣问题研究
下一篇:列宁与威尔逊民族自决思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