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光伏增效新技术解析 | 第12-15页 |
| ·半导体异质结技术 | 第12页 |
| ·量子点技术 | 第12-13页 |
| ·多重激子产生效应 | 第13-14页 |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4页 |
| ·电子传输层 | 第14-15页 |
| ·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 | 第15-20页 |
| ·霍尔效应测试仪 | 第15-16页 |
| ·载流子寿命测试 | 第16-17页 |
| ·光谱响应测试 | 第17-18页 |
| ·电流-电压特性测试 | 第18-19页 |
| ·填充因子 | 第19页 |
| ·转换效率 | 第19-20页 |
|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ZnO量子点的制备及在光伏电池上的应用 | 第22-39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6页 |
| ·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23页 |
|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 ·实验步骤 | 第24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 ·量子点的成分与结构分析 | 第26页 |
| ·形貌及其粒径分析 | 第26-29页 |
| ·不同ZnO形貌、粒径对硅电池的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 ·不同ZnO形貌和粒径对硅电池的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31-33页 |
| ·硅太阳能电池吸收、反射分析 | 第33-34页 |
|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5-36页 |
| ·光电响应(J-V)分析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Ga~(3+):ZnO量子点的制备及在光伏电池上的应用 | 第39-49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 ·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40页 |
| ·实验设备 | 第40-41页 |
|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 ·Ga~(3+):ZnO量子点在多晶硅片表面的形貌分析 | 第42页 |
| ·Ga~(3+):ZnO量子点敏化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反射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 ·Ga~(3+):ZnO量子点敏化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 ·Ga~(3+):ZnO敏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少子寿命分析 | 第45页 |
| ·Ga~(3+):ZnO敏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分析 | 第45-47页 |
| ·光电响应(J-V)测试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电子传输层(纳米石墨)在Si/Zn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 第49-63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50页 |
| ·实验设备 | 第50-51页 |
| ·实验步骤 | 第51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 ·纳米石墨及其与ZnO量子点复合时的XRD分析 | 第52-53页 |
| ·形貌粒径分析 | 第53-54页 |
| ·吸收、反射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 ·纳米石墨电子传输层对ZnO/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纳米石墨传输层对ZnO/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少子寿命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纳米石墨传输层对ZnO/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量子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用XPS能谱分析研究硅电池表面元素结合能的变化 | 第59-61页 |
| ·光电响应(J-V)测试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