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山豆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综述) | 第10-15页 |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生物碱类 | 第10-11页 |
·黄酮类 | 第11-12页 |
·其它类型化合物 | 第12-13页 |
·山豆根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13页 |
·抗炎活性 | 第13-14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14页 |
·激活RXR | 第14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成果 | 第15-39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6-24页 |
·(+)-5α-羟基氧化槐果碱(1)的结构鉴定 | 第16-18页 |
·(-)-12β-羟基氧化槐果碱(2)的结构鉴定 | 第18-20页 |
·(+)-5α-羟基立曼宁(3)的结构鉴定 | 第20-21页 |
·(-)-N-己酰基金雀花碱(23)的结构鉴定 | 第21-22页 |
·1-(6,7-dihydro-5H-pyrrolo[1,2-a]imidazol-3-yl)ethanone(25)的结构鉴定 | 第22页 |
·(3S,4R)-4-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28)的结构鉴定 | 第22-24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24-39页 |
·(-)-槐果碱(4)的结构鉴定 | 第24-25页 |
·(-)-5α-羟基槐果碱(5)的结构鉴定 | 第25页 |
·(-)-9α-羟基槐果碱(6)的结构鉴定 | 第25页 |
·(+)-12α-羟基槐果碱(7)的结构鉴定 | 第25-26页 |
·(-)-12β-羟基槐果碱(8)的结构鉴定 | 第26页 |
·(+)-氧化槐果碱(9)的结构鉴定 | 第26-27页 |
·(+)-苦参碱(10)的结构鉴定 | 第27页 |
·(+)-槐醇(11)的结构鉴定 | 第27页 |
·(+)-9α-羟基苦参碱(12)的结构鉴定 | 第27-28页 |
·(-)-14β-羟基苦参碱(13)的结构鉴定 | 第28页 |
·(+)-氧化苦参碱(14)的结构鉴定 | 第28页 |
·(+)-5α-羟基氧化苦参碱(15)的结构鉴定 | 第28-29页 |
·(-)-14β-羟基氧化苦参碱(16)的结构鉴定 | 第29页 |
·(+)-槐胺(17)的结构鉴定 | 第29页 |
·(-)-N-甲基金雀花碱(18)的结构鉴定 | 第29-30页 |
·(-)-N-乙基金雀花碱(19)的结构鉴定 | 第30页 |
·(-)-N-醛基金雀花碱(20)的结构鉴定 | 第30-31页 |
·(-)-N-乙酰基金雀花碱(21)的结构鉴定 | 第31页 |
·(-)-N-丙酰基金雀花碱(22)的结构鉴定 | 第31页 |
·(-)-臭豆碱(24)的结构鉴定 | 第31-32页 |
·环(脯氨酸-脯氨酸)(26)的结构鉴定 | 第32页 |
·烟酸(27)的结构鉴定 | 第32页 |
·(6aR,11aR)-3-O-β-D-吡喃葡萄糖基美迪紫檀素(29)的结构鉴定 | 第32-33页 |
·(6aR,11aR)-高丽槐素(30)的结构鉴定 | 第33页 |
·三叶豆紫檀苷(31)的结构鉴定 | 第33页 |
·芒柄花苷(32)的结构鉴定 | 第33-34页 |
·(-)-开环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3)的结构鉴定 | 第34页 |
·(-)-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4)的结构鉴定 | 第34-35页 |
·(-)-丁香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35)的结构鉴定 | 第35页 |
·(-)-松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36)的结构鉴定 | 第35页 |
·对羟基苯甲酸(37)的结构鉴定 | 第35-36页 |
·对甲氧基苯甲酸(38)的结构鉴定 | 第36页 |
·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39)的结构鉴定 | 第36页 |
·松柏苷(40)的结构鉴定 | 第36-37页 |
·紫丁香苷(41)的结构鉴定 | 第37页 |
·(6S,9R)-roseoside(42)的结构鉴定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山豆根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39-42页 |
·化合物1-17抗病毒活性测试 | 第39-40页 |
·测试原理 | 第39页 |
·测试材料 | 第39页 |
·抗病毒活性测试实验方法 | 第39页 |
·化合物1-17抗病毒活性测定结果 | 第39-40页 |
·化合物18-42细胞毒活性测试 | 第40-42页 |
·实验方法(MTT法) | 第40页 |
·化合物18-42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42-55页 |
·原料来源与鉴定 | 第42页 |
·仪器、材料和试剂 | 第42-43页 |
·仪器 | 第42页 |
·色谱材料 | 第42页 |
·试剂 | 第42-43页 |
·山豆根的提取与分离 | 第43-45页 |
·新化合物28的酸水解 | 第45-46页 |
·山豆根中化合物的测定数据 | 第46-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山豆根生物碱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55页 |
·山豆根中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新化合物谱图 | 第59-85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