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搏波速度和中心动脉压的大动脉功能无创评估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4-22页 |
| ·脉搏波速度 | 第15-18页 |
| ·中心动脉压 | 第18-22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3-26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3-26页 |
| 第2章 基于区域匹配的PTT估计方法研究 | 第26-40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方法 | 第27-32页 |
| ·波形匹配法 | 第28-30页 |
| ·“foot-to-foot”法 | 第30-31页 |
| ·参考方法 | 第31-32页 |
|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 ·结果 | 第32-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区域匹配方法测量CFPWV影响因素研究 | 第40-48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方法 | 第40-42页 |
| ·结果 | 第42-45页 |
| ·标定的影响 | 第42-44页 |
| ·匹配区域的选择 | 第44-45页 |
| ·年龄的影响 | 第45页 |
| ·讨论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基于ARX模型的传递函数构建方法研究 | 第48-68页 |
| ·引言 | 第48-49页 |
| ·方法 | 第49-61页 |
| ·模型推导 | 第49-57页 |
| ·参数估计 | 第57页 |
| ·模型验证 | 第57-59页 |
| ·指标计算 | 第59-61页 |
| ·结果 | 第61-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脉搏波形形态对GTF的影响研究 | 第68-80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方法 | 第68-70页 |
| ·结果 | 第70-76页 |
| ·讨论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 第6章 动脉功能评估仪器的研制及示范应用 | 第80-90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动脉硬化检测仪 | 第80-84页 |
| ·信号获取装置 | 第80-82页 |
| ·动脉硬化分析软件 | 第82-84页 |
| ·中心动脉压分析仪 | 第84-86页 |
| ·信号获取装置 | 第85页 |
| ·中心动脉压分析软件 | 第85-86页 |
| ·示范应用情况 | 第86-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4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90-91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91-92页 |
|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和展望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