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2 理论基础与模型 | 第16-22页 |
| ·生态足迹理论 | 第16-17页 |
| ·生态足迹理论基础 | 第16页 |
|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 ·生态足迹模型 | 第17-18页 |
|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 | 第18页 |
|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 | 第18-19页 |
| ·参数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9-22页 |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2-2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2页 |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 ·旅游资源概况 | 第23-24页 |
| ·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 4 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 第26-55页 |
|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 | 第26-35页 |
|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 | 第35-42页 |
|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 | 第42-46页 |
| ·旅游观光生态足迹 | 第46-48页 |
|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 | 第48-49页 |
| ·旅游休闲生态足迹 | 第49-51页 |
| ·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 | 第51-55页 |
| 5.重庆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和建议 | 第55-64页 |
| ·旅游生态承载力计算 | 第55-59页 |
| ·旅游生态盈余/赤字分析 | 第59-62页 |
| ·旅游总生态盈余/赤字 | 第59-60页 |
| ·不同土地类型生态盈余/赤字 | 第60-61页 |
| ·旅游人均生态盈余/赤字对比 | 第61-62页 |
| ·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 第62-64页 |
|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 第62页 |
| ·发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倡导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 | 第62-63页 |
| ·加强合作,打造精品线路,提高宣传力度 | 第63页 |
|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知识宣传与教育,提高环保节约意识 | 第63-64页 |
| 6.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讨论和存在的问题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