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中华蜜蜂毒液的制备 | 第13页 |
·中华蜜蜂粗毒蛋白质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13页 |
·中华蜜蜂蜂疗对小鼠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中华蜜蜂毒液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 第15-23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5-17页 |
·药品 | 第16页 |
·试剂及配置 | 第16-17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17-19页 |
·中华蜜蜂毒液的制备 | 第17页 |
·蜜蜂毒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17-18页 |
·中华蜜蜂毒液磷脂酶A2活性测定 | 第18-19页 |
·中华蜜蜂毒液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测定 | 第19页 |
·中华蜜蜂毒液抗菌活性测定 | 第19页 |
·中华蜜蜂毒液溶血活性测定 | 第19页 |
·结果 | 第19-21页 |
·蜜蜂蜂毒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中华蜜蜂毒液磷脂酶A2活性测定 | 第20页 |
·中华蜜蜂毒液透明质酸酶活性测定 | 第20页 |
·中华蜜蜂毒液抗菌活性测定 | 第20-21页 |
·中华蜜蜂毒液的溶血活性测定 | 第21页 |
·讨论 | 第21-23页 |
3 中华蜜蜂毒液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 第23-4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3-25页 |
·药品 | 第24页 |
·药品配置 | 第24-25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25-28页 |
·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制备 | 第25页 |
·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治疗 | 第25页 |
·小鼠足跖肿胀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小鼠炎症因子及类风湿因子的测定 | 第26-27页 |
·小鼠脾、胸腺脏器系数检测 | 第27页 |
·小鼠关节组织切片的观察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42页 |
·小鼠足跖肿胀度变化测定 | 第28-33页 |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测定 | 第33-37页 |
·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的测定 | 第37-40页 |
·小鼠脾脏、胸腺系数的测定 | 第40-42页 |
·小鼠关节切片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4 全文小结 | 第45-47页 |
5 文献综述 | 第47-55页 |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 第47-48页 |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分类标准 | 第47页 |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 第47-48页 |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 第48-50页 |
·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第48页 |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第48-49页 |
·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第49-50页 |
·其它疗法 | 第50页 |
·中华蜜蜂 | 第50-52页 |
·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研究进展 | 第52-55页 |
·单纯疾病模型 | 第52-53页 |
·抗CⅡ抗体诱导关节炎( CAIA) 模型 | 第53页 |
·抗血清转移诱导关节炎( STIA) 模型 | 第53页 |
·链球菌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 第53页 |
·病症结合模型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