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太阳能发电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并网型光伏逆变系统结构 | 第11-14页 |
·电流源、电压源逆变器 | 第11-12页 |
·隔离型 | 第12页 |
·非隔离型 | 第12-14页 |
·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中的关键技术 | 第14-20页 |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 第14页 |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第14-16页 |
·孤岛的检测与防治 | 第16-17页 |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滤波器 | 第17-20页 |
·三相逆变器的调制技术 | 第20-21页 |
·脉宽调制技术 | 第20页 |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第20-21页 |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标准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研究 | 第23-36页 |
·光伏电池工作特性 | 第23-27页 |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研究 | 第27-33页 |
·恒定电压法 | 第27-28页 |
·扰动观测法 | 第28-30页 |
·电导增量法 | 第30-32页 |
·智能MPPT控制算法 | 第32-33页 |
·改进型MPPT算法 | 第33-35页 |
·改进型变步长MPPT算法原理 | 第33-34页 |
·改进型扰动观察法的建模与仿真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三相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 | 第36-45页 |
·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6-39页 |
·坐标变换 | 第39-40页 |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模型 | 第41-42页 |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模型 | 第42页 |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光伏系统并网原理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电压定向的改进型直接功率控制研究 | 第45-63页 |
·瞬时功率的定义及计算 | 第45-47页 |
·三相ABC静止坐标系下瞬时功率的定义 | 第45页 |
·两相 αβ 静止坐标系下定义瞬时功率 | 第45-46页 |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定义瞬时功率 | 第46-47页 |
·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功率控制理论原理分析 | 第47-50页 |
·改进开关表直接功率控制并网光伏逆变器研究 | 第50-58页 |
·直接功率控制系统框图 | 第51-52页 |
·直流侧电压调节器设计 | 第52-53页 |
·功率滞环比较器的原理 | 第53-54页 |
·电压矢量开关表的构造 | 第54-56页 |
·新型开关表 | 第56-58页 |
·MATLAT/SIMULINK环境下建模仿真分析 | 第58-62页 |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计 | 第58-60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研究 | 第63-74页 |
·虚拟磁链原理及虚拟磁链的计算 | 第63-65页 |
·虚拟磁链下的瞬时功率计算 | 第65-66页 |
·虚拟磁链观测器 | 第66-69页 |
·基于纯积分环节的虚拟磁链观察器 | 第66-67页 |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磁链的观测器 | 第67-68页 |
·改进型虚拟磁链观测器 | 第68-69页 |
·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系统仿真 | 第69-73页 |
·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模与仿真 | 第70-71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全文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