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位法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应用研究--以伊犁洪海沟、扎吉斯坦铀矿床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铀资源重要性与选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砂岩铀矿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2页 |
·铀矿资源勘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自然电位法的应用发展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7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4-17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33页 |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页 |
·区域构造 | 第17-19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7-18页 |
·盆地构造单元区划分 | 第18-19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9-20页 |
·盆地基底特征 | 第19页 |
·沉积盖层特征 | 第19-20页 |
·盆地构造层及其演化特征 | 第20-22页 |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第22-26页 |
·地下水类型 | 第22-24页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24-26页 |
·区域水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26-29页 |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第26-28页 |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28-29页 |
·研究区及周缘地球物理特征 | 第29-33页 |
·重力场特征 | 第29-30页 |
·磁场特征 | 第30页 |
·电阻率特征 | 第30-33页 |
3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及自然电场形成机理 | 第33-43页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概述 | 第33-36页 |
·层间氧化带(可地浸)砂岩铀矿概念 | 第33-34页 |
·层间氧化带成矿模式 | 第34-35页 |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 第35-36页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物化探方法 | 第36-37页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自然电位形成机理 | 第37-43页 |
·自然电场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自然电位形成机理 | 第38-43页 |
4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自然电场研究 | 第43-57页 |
·简单形体的等效模型自然电场计算 | 第43-47页 |
·复合形体自然电场计算与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自电位概率成像技术 | 第49-57页 |
·概率成像方法 | 第49-54页 |
·位场正则化向下延拓 | 第54-57页 |
5 自然电位法在伊犁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应用研究 | 第57-71页 |
·铀矿床特征 | 第57-58页 |
·自然电位测线布置及测量工作方法 | 第58-59页 |
·自然电位资料处理流程 | 第59-60页 |
·成果分析综合解释 | 第60-71页 |
·洪海沟测区自然电位剖面成果解释 | 第60-66页 |
·铀矿体发育方向 | 第66-68页 |
·地面自然电位异常分布 | 第68-71页 |
6 结论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