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7页 |
·开挖面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21-32页 |
·盾构隧道工程中渗流作用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隧道安全风险管理及灾害控制 | 第33-37页 |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3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39-42页 |
·技术路线 | 第39-40页 |
·创新点 | 第40-42页 |
第二章 盾构工法选型及开挖面失稳灾害事故安全评估 | 第42-58页 |
·盾构工法选型及工程适应性 | 第42-43页 |
·盾构工法选型 | 第42-43页 |
·盾构工法工程适应性 | 第43页 |
·盾构工法选型及适用性分析 | 第43-47页 |
·根据地层渗透系数选型 | 第44页 |
·根据地层的颗粒级配进行选型 | 第44-46页 |
·根据地层类别进行选型 | 第46页 |
·根据地层水压与地下水位进行选型 | 第46-47页 |
·盾构施工开挖面失稳灾害安全评估 | 第47-56页 |
·开挖面失稳灾害发生机理 | 第47-48页 |
·开挖面失稳灾害的重要特征 | 第48-49页 |
·开挖面失稳风险评估 | 第49-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理论分析 | 第58-86页 |
·引言 | 第58页 |
·开挖面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58-62页 |
·开挖面稳定模式 | 第58-59页 |
·开挖面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研究方法选取 | 第60页 |
·开挖面破坏模型的建立 | 第60-62页 |
·系统外力总功率和系统耗散功率 | 第62-67页 |
·土体重力功率计算 | 第63-65页 |
·支护压力功率计算 | 第65-66页 |
·内能耗散功率计算 | 第66-67页 |
·各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分析 | 第67-73页 |
·均质地层各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分析 | 第67-70页 |
·复合地层中各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分析 | 第70-73页 |
·考虑渗流作用的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理论分析 | 第73-84页 |
·渗流作用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影响 | 第73-75页 |
·渗流作用下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75-77页 |
·开挖面渗流力研究 | 第77-82页 |
·坍塌块体中渗流力研究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四章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数值分析 | 第86-140页 |
·引言 | 第86页 |
·材料本构模型 | 第86-89页 |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86-87页 |
·有限元控制方程 | 第87-89页 |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的数值实现 | 第89-91页 |
·三维模型几何尺寸的确定 | 第89-90页 |
·初始地应力场平衡分析 | 第90-91页 |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的数值实现 | 第91页 |
·开挖面支护力形式和极限支护力的确定 | 第91-93页 |
·开挖面支护力形式及其确定 | 第91-93页 |
·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确定 | 第93页 |
·均质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93-119页 |
·无粘聚力地层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93-105页 |
·灰岩地层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105-119页 |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119-137页 |
·上硬下软地层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119-127页 |
·上软下硬地层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第127-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40页 |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模型试验 | 第140-162页 |
·引言 | 第140页 |
·依托工况概况 | 第140-141页 |
·相似材料研制 | 第141-148页 |
·考虑渗流作用的相似理论 | 第141-146页 |
·模型相似材料的研制 | 第146-148页 |
·盾构掘进施工模型试验系统 | 第148-154页 |
·微型盾构模型试验系统 | 第148-151页 |
·可视化试验平台 | 第151-152页 |
·防水监测技术及自动化采集监测系统 | 第152-154页 |
·模型试验设计及实施 | 第154-156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154-155页 |
·模型填筑及元件埋设 | 第155-15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56-160页 |
·出土量 | 第156-157页 |
·开挖面土压力 | 第157-159页 |
·孔隙水压力 | 第159-160页 |
·地表位移 | 第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六章 开挖面失稳风险动态评估软件系统及工程应用 | 第162-181页 |
·济南地质工程概况 | 第162-164页 |
·地层及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 第162页 |
·岩土层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 第162-163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163-164页 |
·开挖面失稳风险分析软件系统 | 第164-174页 |
·设计目标 | 第164页 |
·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164-165页 |
·软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5-169页 |
·软件系统的交互界面 | 第169-174页 |
·工程应用 | 第174-180页 |
·盾构施工工法选型 | 第174-176页 |
·风险评价控制分析 | 第176-178页 |
·控制措施 | 第178-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1-184页 |
·结论 | 第181-183页 |
·展望 | 第183-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4页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94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4-195页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95-196页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96-198页 |
致谢 | 第198-20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