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山东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20页
第一章 前言第20-30页
   ·研究背景第20-27页
     ·生物多样性第20-21页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第21-23页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机制第23-25页
     ·植被资源调查现状第25-27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7-30页
     ·研究目的第27-28页
     ·研究意义第28-3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植物群落调查方法第30-38页
   ·研究区概况第30-33页
     ·地理位置第30页
     ·气候条件第30-31页
     ·地形地貌第31-32页
     ·土壤状况第32-33页
     ·水文条件第33页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第33-36页
     ·样地选择及样方设置第33-34页
     ·调查内容第34-36页
   ·技术路线第36-38页
第三章 山东植物区系特征第38-48页
   ·研究背景第38页
   ·研究方法第38-39页
   ·研究结果第39-46页
     ·山东植物区系组成特征第39-43页
     ·山东不同区域植物区系组成对比第43-46页
   ·讨论第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山东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群落特征第48-84页
   ·研究背景第48页
   ·研究方法第48-49页
     ·物种多样性计算第48-49页
     ·径级结构划分第49页
     ·植物群落的多元排序分析第49页
   ·研究结果第49-81页
     ·山东主要森林群落分布及其群落特征第52-67页
     ·山东主要灌丛群落分布及其群落特征第67-71页
     ·山东主要草甸群落分布及其群落特征第71-77页
     ·山东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因素第77-81页
   ·讨论第81-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第84-98页
   ·研究背景第84-85页
   ·研究方法第85-89页
     ·研究地概况第85-87页
     ·样方设置第87页
     ·物种多样性计算第87页
     ·谱系多样性计算第87-88页
     ·统计分析第88-89页
   ·研究结果第89-93页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第89-90页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谱系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第90-92页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谱系结构的垂直分布格局第92-93页
     ·山东森林植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第93页
   ·讨论第93-96页
   ·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山东外来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第98-110页
   ·研究背景第98-99页
   ·研究方法第99-100页
     ·研究地概况及样方设置第99-100页
     ·统计分析第100页
   ·研究结果第100-105页
     ·山东山地森林外来植物特征第100-101页
     ·外来植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第101-102页
     ·外来植物组成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模式第102-105页
     ·影响外来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第105页
   ·讨论第105-109页
     ·山东森林林下外来植物特征第105-106页
     ·山地森林外来植物的入侵模式第106-107页
     ·影响外来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第107-108页
     ·对山地森林外来植物管理的启示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第110-118页
   ·研究背景第110-111页
   ·研究方法第111页
   ·研究结果第111-115页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纬度分布格局第111-112页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经度分布格局第112-113页
     ·山东森林植物群落β多样性水平分布格局第113-115页
   ·讨论第115-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第118-122页
   ·主要结论第118-120页
   ·创新点第120页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40-142页
附录第142-176页
 附录1 山东维管植物初录第142-163页
 附录2 山东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第163-174页
 附录3 系统进化树第174-175页
 附录4 植被调查工作照第175-176页
附件第176-18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副流感病毒3型融合蛋白连接区对膜融合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硬脆性岩体卸荷非线性流变模型及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