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 ·定量磁化率成像发展与现状 | 第17-18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与大脑铁含量 | 第21-29页 |
| ·大脑中的铁 | 第21页 |
| ·神经性疾病中的铁代谢紊乱 | 第21-22页 |
| ·测量脑铁含量的常规MRI方法 | 第22-25页 |
| ·T2、R2测量脑铁含量 | 第22-23页 |
| ·T2~*、R2~*测量脑铁含量 | 第23-24页 |
| ·相位图测量脑铁含量 | 第24-25页 |
| ·定量磁化率成像测量大脑铁含量 | 第25-29页 |
| ·脑铁的磁化机制 | 第25-26页 |
| ·磁化率可直接反映铁含量 | 第26-28页 |
| ·定量磁化率成像测量脑铁的临床应用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MRI方法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29-40页 |
| ·帕金森病简介 | 第29-31页 |
| ·传统MRI方法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1-35页 |
| ·T1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DTI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 ·R2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 ·R2~*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4页 |
| ·相位图在帕金森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 ·帕金森病的MRS研究 | 第35-38页 |
| ·磁共振波谱分析简介 | 第35-36页 |
| ·MRS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 ·fMRI在帕金森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8页 |
| ·QSM在帕金森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大脑灰质核团磁化率值的自动测量方法研究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 ·磁共振数据采集 | 第41页 |
| ·QSM重建 | 第41-42页 |
| ·ROI获取 | 第42-43页 |
|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 ·结果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定量磁化率成像多回波相位拟合算法研究 | 第47页 |
| ·引言 | 第47-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 ·算法 | 第48-49页 |
| ·磁共振数据采集 | 第49-50页 |
| ·QSM重建 | 第50页 |
| ·ROI获取 | 第50页 |
| ·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 ·结果 | 第51-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定量磁化率成像和R2~*定量帕金森病患者脑铁沉积研究 | 第56-68页 |
| ·引言 | 第56-5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 ·被试 | 第57页 |
| ·磁共振数据采集 | 第57-58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 | 第59-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 ·大脑灰质核团磁化率值的自动测量方法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第68页 |
| ·定量磁化率成像多回波相位拟合算法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定量磁化率成像和R2~*定量帕金森病患者脑铁沉积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附录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