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杂果类病虫害论文

新疆绿洲生态枣园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交互侵染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枣园林木腐烂病的研究概述第10页
     ·新疆绿洲生态条件下枣树栽培的特殊模式第10页
     ·新疆枣园林木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第10页
   ·病原研究进展第10-13页
     ·林果树木腐烂病病原研究现状第10-11页
     ·病原研究现状第11-12页
     ·病原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ITS、EF-1α 和 β-tubulin基因片段及其在真菌种类鉴定中的应用第13-14页
     ·rDNA-ITS分析第13页
     ·β-tubulin分析第13-14页
     ·EF1-α 分析第14页
   ·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第14-16页
第2章 枣园林木腐烂病菌不同分离株的培养性状差异性研究第16-28页
   ·材料方法第16-19页
     ·病原菌的采集和分离第16页
     ·各菌株致病性验证第16-17页
     ·各菌株皿内培养性状观察第17-18页
     ·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8-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9-26页
     ·各菌株致病性验证第19页
     ·各分离株皿内培养性状观察结果第19页
     ·培养条件对菌落培养性状的影响第19-26页
   ·小结与讨论第26-28页
第3章 枣园林木腐烂病菌分子发育系统分析第28-40页
   ·材料方法第28-31页
     ·供试菌株的采集和分离第28页
     ·方法第28-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各腐烂病菌株总DNA提取第31-32页
     ·r DNA-ITS、β-tubulin和EF-1α 基因的PCR扩增第32-33页
     ·不同林分结构条件下相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序列分析结果第33-36页
     ·同一林分结构条件下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序列分析结果第36-39页
   ·小结与讨论第39-40页
第4章 枣园林木腐烂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第40-47页
   ·材料方法第40-42页
     ·供试菌株第40页
     ·接种方法第40-42页
     ·结果统计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不同林分结构条件下来源于枣树Cytospora chrysosperma对枣树致病性测定结果第42-43页
     ·不同林分结构条件下来源于枣树Cytospora chrysosperma对防护林致病性测定结果第43-44页
     ·同一林分结构条件下不同寄主来源Cytospora chrysosperma对枣树致病性的测定结果第44页
     ·同一林分结构条件下不同寄主来源Cytospora chrysosperma对防护林致病性的测定结果第44-46页
   ·小结与讨论第46-47页
第5章 枣园防护林木腐烂病菌侵染枣树的可能性分析——以胡杨为例第47-59页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材料第47-49页
     ·方法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子实体形态特征观察结果第50页
     ·培养性状观察结果第50-51页
     ·致病性测定结果第51-52页
     ·不同林分结构条件下胡杨腐烂病菌序列分析结果第52-54页
     ·同一林分结构条件下不同寄主来源腐烂病菌序列分析结果第54-57页
   ·小结与讨论第57-59页
     ·胡杨腐烂病菌形态学鉴定结果分析第57页
     ·胡杨腐烂病菌分子鉴定结果分析第57-58页
     ·胡杨腐烂病菌来源与林分结构关系研究结果第58页
     ·胡杨腐烂病菌对枣树侵染的可能性分析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第59-60页
附录Ⅰ 腐烂病菌接种后(10d)症状表现第60页
附录Ⅱ PDA培养基上部分各供试菌株的培养性状第60-61页
附录Ⅲ 来源于枣树Cytospora chrysosperma接种枣树枝条的症状表现第61页
附录Ⅳ 不同寄主来源Cytospora chrysosperma接种枣树枝条的症状表现第61-62页
附录Ⅴ 发病症状及分生孢子器形态图第62页
附录Ⅵ PDA培养基上腐烂病菌的菌落特征第62页
附录Ⅶ 接种胡杨腐烂病菌的离体枝条症状表现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区绿洲膜下滴灌棉田蒸散量与作物系数研究
下一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