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浓度对泄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3-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4-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 2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 第19-35页 |
| ·实验系统装置布置 | 第19-20页 |
| ·单泄爆口泄爆容器 | 第19-20页 |
| ·气体循环系统 | 第20-23页 |
| ·气体循环管路 | 第20-21页 |
| ·配气罐和配气柱 | 第21页 |
| ·U型水银管 | 第21-22页 |
| ·预混气体的配置及泄爆实验初始条件 | 第22-23页 |
| ·点火系统 | 第23-24页 |
| ·压力采集系统 | 第24-27页 |
| ·示波器 | 第25页 |
| ·压力传感器 | 第25-26页 |
| ·单泄爆口封口的膜片 | 第26页 |
| ·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分布及压力信号的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 ·火焰图像采集系统 | 第27-33页 |
| ·高速摄影系统 | 第27-28页 |
| ·纹影技术原理 | 第28-32页 |
| ·纹影装置系统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和各项数据的获取方法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氢气-空气预混气体燃烧泄爆特性的研究 | 第35-51页 |
| ·预混气体燃烧爆炸火焰的传播特性 | 第35-38页 |
| ·同一当量比下预混气体火焰传播特性的研究 | 第35-37页 |
| ·不同当量比下预混气体火焰传播特性的研究 | 第37-38页 |
| ·破膜时间的确定及其与当量比的变化关系 | 第38-40页 |
| ·破膜时间的确定 | 第38-39页 |
| ·破膜时间随当量比的变化关系 | 第39-40页 |
| ·当量比对预混气体燃烧爆炸压力的影响 | 第40-48页 |
| ·当量比对泄爆容器内部压力的影响 | 第40-42页 |
| ·当量比对泄爆口处压力变化状态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当量比对泄爆容器内部压力峰值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当量比对压力峰值对应时间变化关系的影响 | 第45-46页 |
| ·破膜后泄爆口处压力变化状态的研究 | 第46-48页 |
| ·预混气体单口泄爆压力、破膜时间综合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4 泄爆口外部火焰特性的研究 | 第51-57页 |
| ·不同当量比下外部火焰最大长度的变化 | 第51-53页 |
| ·当量比对外部火焰传播平均速度的影响研究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7-61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