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华南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结构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研究区简介 | 第10-11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 ·华南大陆东部地区的地震学研究成果简介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华南大陆东部地区的地质背景 | 第16-22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页 |
| ·不同构造单元地质概况 | 第16-22页 |
| ·主要地质单元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第17-18页 |
| ·地质构造演化 | 第18-19页 |
| ·岩浆活动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P波接收函数方法 | 第22-36页 |
| ·接收函数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 ·地震转换波测深原理 | 第23-25页 |
| ·接收函数发展历程简述 | 第25-26页 |
| ·接收函数方法原理 | 第26-29页 |
| ·接收函数的H-κ扫描叠加方法 | 第29-31页 |
| ·接收函数的CCP叠加成像方法 | 第31-33页 |
| ·接收函数的应用 | 第33-36页 |
| ·接收函数估计地壳厚度和泊松比 | 第33-34页 |
| ·接收函数研究上地幔间断面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华南大陆东部接收函数剖面研究 | 第36-46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台站布设与数据 | 第37-40页 |
| ·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 ·数据处理过程 | 第38-39页 |
| ·H-κ叠加扫描 | 第39-40页 |
| ·CCP叠加 | 第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 ·华南大陆东部沿剖面地壳结构 | 第40-42页 |
| ·华南大陆东部地区泊松比结构 | 第42-44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华南大陆东部赣闽地区地震台阵研究 | 第46-60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数据处理 | 第46-55页 |
| ·数据来源 | 第46-48页 |
| ·提取接收函数 | 第48-51页 |
| ·H-κ叠加扫描 | 第51-55页 |
| ·赣闽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结构 | 第55-57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57-60页 |
| 第六章 华南大陆东部上地幔转换带研究 | 第60-68页 |
| ·过渡带结构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第60-61页 |
| ·数据处理过程 | 第61-62页 |
| ·华南大陆东部地幔转换带叠加结果 | 第62-65页 |
| ·对上地幔过渡带结果的讨论 | 第65-6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