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Quadri-Carbon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7页
   ·研究背景第9-14页
     ·全球气候变化第9-12页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第12-14页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意义第14-17页
     ·低碳经济的提出及演变第14-15页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意义与影响第15-17页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现状分析第17-24页
     ·政策规划方面第17-19页
     ·技术减排方面第19-21页
     ·碳汇建设方面第21-22页
     ·消费行为方面第22-24页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第24-27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5-26页
     ·论文创新点第26-27页
第二章 国内外碳排放与低碳经济实证比较研究第27-41页
   ·各国碳排放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第27-32页
     ·各国二氧化碳历史积累排放第28-30页
     ·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与趋势第30-32页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实证比较研究第32-35页
     ·各国低碳经济实证研究第32-34页
     ·各国低碳经济实证启示第34-35页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证研究与减排责任分析第35-40页
     ·我国低碳经济实证活动清单第35-39页
     ·我国经济发展权与减排责任分析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基于ISM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第41-60页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49页
   ·构建影响因素层级结构模型第49-55页
     ·解释结构模型理论第49页
     ·ISM模型关联矩阵分析第49-50页
     ·ISM模型可达矩阵分析第50-52页
     ·我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层级结构研究第52-55页
   ·影响因素作用路径与对策研究第55-58页
     ·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分析第55-57页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建议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基于Quadri-Carbon模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第60-94页
   ·碳源与碳汇视角下的Quadri-Carbon模型构建第60-68页
     ·我国碳排放特征分析第60-62页
     ·Quadri-Carbon模型内涵与范围界定第62-65页
     ·Quadri-Carbon模型碳循环特征第65-68页
   ·碳汇建设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第68-71页
     ·森林碳汇第69页
     ·草地碳汇第69-70页
     ·耕地与农作物碳汇第70页
     ·湿地碳汇第70-71页
   ·碳消费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第71-85页
     ·基于LMDI碳消费因素分解第72-78页
     ·工业领域减排路径研究第78-79页
     ·交通领域减排路径研究第79-81页
     ·建筑领域减排路径研究第81-83页
     ·居民消费领域减排路径研究第83-85页
   ·碳利用与转化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第85-87页
     ·碳利用与转化现状研究第85-86页
     ·碳利用与转化减排路径研究第86-87页
   ·碳捕获与封存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第87-90页
     ·CCS技术特点与环境风险第88-89页
     ·CCS表征指标与减排路径研究第89-90页
   ·基于Quadri-Carbon模型低碳经济表征指标与发展框架第90-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基于LEAP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情景分析研究第94-117页
   ·情景分析理论与实现方法第94-96页
     ·情景分析第94页
     ·LEAP模型第94-96页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第96-98页
   ·我国低碳经济减排潜力分析第98-109页
     ·碳汇建设减排潜力分析第98-99页
     ·碳消费减排潜力分析第99-104页
     ·碳利用与转化减排潜力分析第104-106页
     ·碳捕获与封存减排潜力分析第106-109页
   ·基于LEAP模型我国2050 年低碳经济情景分析研究第109-116页
     ·情景分析框架第109-110页
     ·参数设定与分析方法第110-113页
     ·预测结果与分析第113-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主要结论第117-118页
   ·研究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随机前沿和随机森林法的沿海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
下一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