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床设计、制造与维修论文

龙门导轨磨床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结构优化方法及应用第13页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技术参数第13-14页
   ·论文工作的流程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CAD/CAE模型的建立第16-26页
   ·有限元方法的介绍第16-19页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理论思想第16-18页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及应用第18页
     ·有限元方法的分析流程第18-19页
   ·工作台三维模型的建立第19-21页
     ·建模软件的选择第19页
     ·Ansys workbench软件的介绍第19-20页
     ·工作台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工作台CAE模型的建立第21-24页
     ·单元选择第21页
     ·网格划分第21-22页
     ·网格检查第22-23页
     ·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26-38页
   ·基于元结构的工作台优化第26-29页
     ·元结构的概念第26页
     ·元结构分析第26-29页
   ·基于元结构工作台的设计第29页
   ·工作台静力学分析第29-33页
     ·Ansys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步骤第30页
     ·求解计算及应力,应变云图分析第30-33页
   ·工作台动力学特性分析第33-36页
     ·Ansys Workbench模态分析方法介绍第33-34页
     ·模态分析的过程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多目标优化第38-69页
   ·多目标遗传算法第39-40页
     ·Shifed Hammersley序列抽样技术第39页
     ·权衡函数第39-40页
   ·优化参数的选择第40页
   ·优化过程的实施第40-61页
     ·进行DOE分析第41-45页
     ·进行响应面分析第45-50页
     ·进行灵敏度和相关性分析第50-57页
     ·进行优化鲁棒性,6 σ分析第57-61页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优化报告的生成第61-67页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优化后的权衡图第61-64页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优化后的样本图第64-67页
   ·优化结果的对比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的热固耦合分析第69-74页
   ·热分析基础第69-70页
     ·三种主要热传递方式第69-70页
     ·工作台热应力的产生第70页
   ·热固耦合的理论基础第70-72页
     ·热分析基本方程第70-71页
     ·热固耦合的有限元方法第71-72页
   ·龙门导轨磨床工作台的热固耦合分析第72-73页
   ·降低磨床工作台热变形的措施第73-74页
第六章 结论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作者简介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力波清洗法脱除氮肥厂煤气中硫化物的工艺研究及设备设计
下一篇: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机械纳米化表面层及其热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