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廉绘画艺术“市井意味”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技术及构想 | 第10-12页 |
第2章 居廉“市井意味”艺术观形成及认识 | 第12-21页 |
·居廉绘画“市井意味”艺术观的地域因素 | 第12-16页 |
·宗教浪潮的特殊环境 | 第13-14页 |
·岭南经贸发展对居廉“市井意味”艺术观的影响 | 第14-15页 |
·岭南人的自然本根性情 | 第15-16页 |
·居廉绘画艺术“市井意味”认识 | 第16-21页 |
·市井的产生及变迁 | 第17-18页 |
·市井思想指导下的表现形态 | 第18-19页 |
·晚清谐俗化绘画表现 | 第19-21页 |
第3章 居廉绘画“市井意味”艺术风格特征 | 第21-33页 |
·居廉绘画“市井意味”艺术创作意识呈现 | 第21-24页 |
·“市井意味”绘画中民本意识 | 第21-23页 |
·“市井意味”绘画中市俗意识 | 第23-24页 |
·居廉绘画“市井意味”艺术题材表达 | 第24-29页 |
·求雅的自然情怀 | 第24-26页 |
·求吉的民俗艺术 | 第26-28页 |
·求怪的复古主义 | 第28-29页 |
·居廉“市井意味”绘画艺术语言特点 | 第29-33页 |
·撞水撞粉的鲜活性 | 第29-30页 |
·居廉绘画的漫画性 | 第30-32页 |
·居廉绘画的拟人性 | 第32-33页 |
第4章 居廉“市井意味”艺术观的启示 | 第33-36页 |
·居廉“市井意味”艺术观中的人文精神 | 第33-34页 |
·居廉艺术成就及影响 | 第34-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