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忻州市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2 发达国家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11-20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食品安全的涵义 | 第11页 |
·食品安全监管的涵义 | 第11-12页 |
·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和检验技术 | 第12页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12-16页 |
·多部门监管模式 | 第13-14页 |
·单部门监管模式 | 第14-15页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特点 | 第15-16页 |
·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 | 第16-20页 |
·我国的多部门综合监管模式 | 第16-17页 |
·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 | 第17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3 忻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管现状 | 第20-27页 |
·忻州市食品加工业基本概况 | 第20-22页 |
·忻州市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措施 | 第22-27页 |
·依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日常监管 | 第22-23页 |
·对重点企业和特殊事项开展专项整治 | 第23-24页 |
·针对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第24-25页 |
·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和信息化管理体系 | 第25-27页 |
4 忻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32页 |
·政府监管 | 第27-30页 |
·监管体制存在弊端 | 第27-28页 |
·监管部门被动监管 | 第28页 |
·缺乏监管力度和预警措施 | 第28-29页 |
·监管主体自身条件有局限性 | 第29-30页 |
·企业监管 | 第30-31页 |
·公众监管 | 第31-32页 |
5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监管的对策 | 第32-37页 |
·健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 | 第32-34页 |
·建立协调全面的监管制度 | 第32-33页 |
·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 | 第33-34页 |
·加强以基层为主的监管力量和能力建设 | 第34-35页 |
·落实责任主体,严格责任追究 | 第35-36页 |
·加强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Abstract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