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涂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仿生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6页
   ·自然界超疏水现象第12-16页
     ·荷叶效应第13-14页
     ·水稻叶表面第14页
     ·水黾腿部第14-15页
     ·蝴蝶翅膀第15-16页
   ·超疏水理论基础第16-21页
     ·光滑表面上的润湿性第16-17页
     ·粗糙表面上的润湿性第17-19页
     ·接触角滞后第19-20页
     ·滚动角第20-21页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刻蚀法第21页
     ·模板法第21页
     ·电纺丝法第21-22页
     ·溶胶-凝胶法第22页
     ·气相沉积法第22页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第22-24页
     ·防雾、防冰雪粘附第22-23页
     ·生物医学领域第23页
     ·油水分离第23页
     ·金属防锈领域第23页
     ·光学领域第23-24页
   ·超疏水涂层的研究现状第24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24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24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4-26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2 二氧化硅/聚氨酯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6-42页
   ·引言第26-27页
   ·实验部分第27-29页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料第27页
     ·载玻片的预处理第27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第27-28页
     ·二氧化硅/聚氨酯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28页
     ·分析测试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40页
     ·有机硅改型聚氨酯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9页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第29-30页
     ·涂覆工艺对涂层表面结构及疏水性的影响第30-32页
     ·二氧化硅与聚氨酯质量比对涂层表面结构及疏水性的影响第32-34页
     ·有机硅含量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对涂层稳定性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材质上的超疏水性第36-38页
     ·自清洁性第38-39页
     ·抗冰冻性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3 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2-52页
   ·引言第42页
   ·实验部分第42-43页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料第42-43页
     ·二氧化钛/聚氨酯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43页
     ·分析测试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1页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第43-44页
     ·TiO_2/PU 涂层的润湿性第44-46页
     ·二氧化钛与聚氨酯质量比对涂层表面结构及润湿性的影响第46-48页
     ·光照时间对涂层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48-49页
     ·涂层的稳定性研究第49-50页
     ·不同材质上的超疏水性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二氧化硅/聚硅氧烷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52-64页
   ·引言第52页
   ·实验部分第52-54页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料第52-53页
     ·二氧化硅/聚硅氧烷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53页
     ·分析测试第53-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聚硅氧烷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4页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第54-55页
     ·涂层表面的超疏水性能第55-56页
     ·二氧化硅粒径大小对涂层透光率的影响第56-57页
     ·二氧化硅与聚硅氧烷质量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第57-61页
     ·涂层的稳定性研究第61-62页
     ·不同材质上的超疏水性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香偶氮类锌酞菁的合成与性能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石油射孔弹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