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加味凉血消风散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皮损改善疗效评价及对细胞凋亡和TNFR1影响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12-26页
 1、临床资料第12-14页
   ·研究对象第12页
   ·诊断标准第12-13页
     ·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第12-13页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血热证)第13页
   ·纳入标准第13页
   ·排除标准第13页
   ·剔除与脱落标准及处理第13-14页
 2、研究方法第14-16页
   ·病例数估算第14页
   ·治疗方法第14页
     ·中药口服第14页
     ·调护第14页
   ·疗效评价第14-16页
     ·疗效观察指标第15-16页
       ·红斑(E)第15页
       ·浸润(I)第15页
       ·鳞屑(S)第15页
       ·受累的体表面积(BSA)第15-16页
     ·疗效评价标准第16页
   ·安全性评价第16页
 3、统计方法第16页
 4、研究结果第16-19页
   ·一般资料第16-17页
     ·病例入组情况第16-17页
     ·病例脱失情况及原因分析第17页
     ·一般情况第17页
   ·疗效判定第17-19页
     ·总体疗效评价第17-18页
     ·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第18-19页
 5、讨论第19-25页
   ·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第19-22页
     ·古代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第19-21页
       ·病名和症候第19页
       ·病因和病机第19-21页
     ·现代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第21-22页
       ·血热证第21页
       ·血燥证第21页
       ·血瘀证第21页
       ·外寒内热证第21页
       ·阳虚外寒证第21页
       ·从络论治第21-22页
   ·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立法依据第22-25页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第22页
     ·加味凉血消风散的方药分析第22-25页
 6、结论第25页
 7、存在问题与展望第25-26页
   ·问题第25页
   ·展望第25-26页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第26-41页
 1、一般材料第26-27页
   ·实验动物第26页
   ·实验药物第26页
   ·实验试剂第26-27页
     ·免疫组化(S-P)法试剂第26-27页
     ·TUNEL-POD法试剂第27页
   ·实验器材第27页
 2、实验方法第27-29页
   ·动物处理第27-28页
   ·取材及标本处理第28页
   ·统计学方法第28-29页
     ·TUNEL-POD法测定细胞凋亡第28-29页
     ·免疫组化SP法测定TNFR1表达第29页
 3、结果第29-31页
   ·病理学光镜检查第29页
   ·细胞凋亡指数第29-30页
   ·TNFR1的表达第30-31页
 4、讨论第31-39页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1-34页
     ·遗传因素第31页
     ·环境因素第31-32页
     ·感染因素第32页
     ·神经精神因素第32-33页
     ·新血管的生成第33页
     ·免疫因素第33-34页
     ·微循环障碍第34页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治疗第34页
   ·加味凉血消风散的现代药理探讨第34-36页
     ·增强免疫第35页
     ·抗癌作用第35页
     ·抗炎抑菌作用第35-36页
     ·抗氧化作用第36页
     ·镇静催眠作用第36页
     ·抗焦虑、抗抑郁作用第36页
   ·加味凉血消风散对银屑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36-39页
     ·细胞凋亡在银屑病中的作用第37-38页
     ·TNFR1在银屑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第38-39页
     ·加味凉血消风散对细胞凋亡及TNFR1的影响第39页
 5、结论第39页
 6、问题与展望第39-41页
   ·问题第39-40页
   ·展望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银屑病与细胞凋亡第47-55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一第55-58页
附录二第58-59页
附件三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三皮消痤汤及火针治疗对脓疱型痤疮(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