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0-16页 |
|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发展思想 | 第10-12页 |
| ·“德”与“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 第10-11页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第11-12页 |
|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 第12-13页 |
| ·社会发展主体论 | 第12页 |
| ·社会发展规律论 | 第12-13页 |
| ·社会发展动力论 | 第13页 |
| ·社会发展趋势论 | 第13页 |
| ·现代社会批判论 | 第13页 |
| ·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13-16页 |
| ·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 | 第14-15页 |
| ·利用资本主义和市场制度建设社会主义 | 第15页 |
|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和改革 | 第15页 |
| ·大力开展文化建设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社会发展理论在新中国的演进 | 第16-32页 |
|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的初探 | 第16-18页 |
| ·形成背景 | 第16页 |
| ·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6-18页 |
|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问题的论述 | 第18-21页 |
| ·形成背景 | 第18-19页 |
| ·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创新 | 第19-21页 |
|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21-26页 |
| ·形成背景 | 第21-22页 |
|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2-26页 |
| ·胡锦涛一代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观 | 第26-32页 |
|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 第27-28页 |
|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第28-29页 |
| ·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具体策略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研究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演进的启示 | 第32-37页 |
| ·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失自己的特色 | 第32-33页 |
| ·社会发展理论的提出要结合实践 | 第33页 |
| ·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要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包含理念、制度和策略三个层次 | 第34页 |
| ·社会发展理论要以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 | 第34-35页 |
| ·社会发展理论探索要与时俱进,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 | 第35页 |
| ·中国社会发展理论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发表文章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论文摘要 | 第42-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