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东亚地区典型大气污染物源—受体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6页
     ·空气质量模式概述第10-12页
     ·利用模式计算污染物源-受体关系方法研究第12-14页
     ·东亚地区大气污染物源-受体关系研究第14-16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东亚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模拟第18-38页
   ·区域空气质量模拟第18-23页
     ·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第18-19页
     ·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化学模式第19-20页
     ·污染源清单第20-22页
     ·模拟区域第22-23页
   ·模拟评估第23-25页
   ·边条件对于模拟的影响第25-30页
   ·典型污染物浓度分布第30-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源-受体关系分析方法第38-42页
   ·CAMx中源示踪技术第38-40页
     ·臭氧源识别技术第38-39页
     ·颗粒物源识别技术第39-40页
   ·受体区域与源区划分第40-42页
第四章 典型大气污染物源-受体关系分析第42-88页
   ·东亚地区SO_2和硫酸盐来源分析第42-58页
     ·日本和韩国SO_2和硫酸盐来源分析第42-47页
     ·中国硫酸盐来源分析第47-51页
     ·东亚地区低层大气硫传输通量分析第51-52页
     ·典型传输过程分析第52-57页
     ·小结第57-58页
   ·东亚地区硝酸盐来源分析第58-73页
     ·日本和韩国硝酸盐来源分析第58-64页
     ·中国硝酸盐来源分析第64-69页
     ·东亚地区硝酸盐生成分析第69-72页
     ·小结第72-73页
   ·东亚地区元素碳来源分析第73-80页
     ·日本和韩国元素碳来源分析第74-76页
     ·中国元素碳来源分析第76-79页
     ·小结第79-80页
   ·东亚地区臭氧来源分析第80-88页
     ·日本和韩国臭氧来源分析第80-84页
     ·东亚地区臭氧生成分析第84-86页
     ·小结第86-8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2页
   ·结论第88-91页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
下一篇:玉米深加工废水特性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