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7页 |
·个人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 第13-20页 |
·个人信贷定义与分类 | 第13-14页 |
·个人信贷风险内涵和分类 | 第14-17页 |
·个人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第20-21页 |
·个人信贷工具和信贷程序 | 第21-22页 |
·国外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 第22-27页 |
·美联银行风险管理模式 | 第23-25页 |
·韩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 | 第25-27页 |
第三章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7-40页 |
·A 银行郑州分行简介 | 第27-28页 |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35页 |
·个人信贷风险管理运作机制 | 第28-32页 |
·分行个人信贷信用风险评价 | 第32-33页 |
·风险缓释措施 | 第33-34页 |
·贷后管理 | 第34页 |
·风险监控 | 第34-35页 |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35-37页 |
·分行内部原因 | 第35-36页 |
·借款人原因 | 第36页 |
·外部原因 | 第36-37页 |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第37-40页 |
·分行内部制度不完善 | 第37页 |
·监控工作效率低 | 第37-38页 |
·自动化审批程度不高 | 第38页 |
·对借款人调查不深入 | 第38-39页 |
·个人信贷业务量化评估系统尚不完善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构建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评价模型 | 第40-52页 |
·个人信贷风险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 第40-41页 |
·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要素 | 第40页 |
·借款人借款用途及道德风险分析 | 第40-41页 |
·借款人偿还能力和贷款保障评估 | 第41页 |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方法 | 第41-43页 |
·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第41-42页 |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和测量 | 第42-43页 |
·逻辑回归法构建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模型 | 第43-52页 |
·样本选取与分析 | 第43-45页 |
·样本同质性信度检验 | 第45-46页 |
·选取指标与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模型构建 | 第47-52页 |
第五章 改善 A 银行郑州分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 第52-61页 |
·增强宏观信贷风险管理能力 | 第52-54页 |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 第52页 |
·及时修订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第52-53页 |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 第53页 |
·实行大额贷款集体审批机制 | 第53-54页 |
·建立风险预警月例会制度 | 第54页 |
·增强对个人信贷业务条线风险管理培训 | 第54页 |
·提升中观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 第54-57页 |
·完善客户评级和准入 | 第54-56页 |
·实行授信限额管理 | 第56页 |
·提高贷款抵质押担保比例 | 第56页 |
·加强授信后管理 | 第56-57页 |
·提高授信审查人员专业素质 | 第57页 |
·建立分行区域房产价格信息库 | 第57页 |
·做好微观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 第57-61页 |
·加强贷前调查,确保贷款调查真实、全面和完整 | 第57-58页 |
·强化贷中审查,提高风险识别和判断水平 | 第58-59页 |
·落实贷后管理,及时预警和发现业务风险 | 第59页 |
·完善风险问责查处机制,杜绝风险事件和违规案件发生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