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农村劳动力 | 第13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13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13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6-23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 第16-18页 |
·元结构理论 | 第16-17页 |
·劳动力迁移理论 | 第17-18页 |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 第18页 |
·女性就业理论 | 第18-20页 |
·女性就业动机理论 | 第18-19页 |
·职业和收入方面的收入差异理论 | 第19页 |
·女性主义关于女性就业的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3页 |
3 湖南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 | 第23-35页 |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 第23-24页 |
·湖南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特征 | 第24-29页 |
·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多为中青年,转移性强 | 第24-25页 |
·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转移 | 第25页 |
·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收入偏低,增收欲望强 | 第25-26页 |
·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充裕,但多从事非农业劳动 | 第26-27页 |
·专业职业技能缺乏且家庭束缚重 | 第27-29页 |
·湖南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培训现状与问题 | 第29-35页 |
·提升职业技能途径不明且安排不尽合理 | 第29-30页 |
·自发培训模式占主导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 第30-32页 |
·政府公共支出不足,政策有待完善 | 第32-33页 |
·企业对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培训积极性不高 | 第33-35页 |
4 湖南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分析 | 第35-46页 |
·跟师学艺模式 | 第35-38页 |
·跟师学艺模式简介 | 第35-36页 |
·跟师学艺模式分析 | 第36-37页 |
·跟师学艺模式不足 | 第37-38页 |
·企业培训模式 | 第38-40页 |
·企业培训模式的简介 | 第38页 |
·企业培训模式的分析 | 第38-40页 |
·企业培训模式的不足 | 第40页 |
·公共培训模式 | 第40-42页 |
·公共培训模式的简介 | 第40页 |
·公共培训模式的分析 | 第40-42页 |
·公共培训模式的不足 | 第42页 |
·影响培训模式的因素与培训模式的选择 | 第42-46页 |
·影响培训模式的因素 | 第42-43页 |
·培训模式的选择 | 第43-46页 |
5 湖南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策略 | 第46-51页 |
·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 | 第46-47页 |
·调动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培训需求 | 第47页 |
·消除培训外部性,激励企业参与培训 | 第47-48页 |
·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与评估 | 第48页 |
·加强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保障力度 | 第48-49页 |
·改善政府管理服务,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 第49-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