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蜀人担保公司发展的管理难点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 第12-13页 |
2 文献研究与分析框架 | 第13-19页 |
·担保业务介绍 | 第13-16页 |
·相关参与者的定位及作用 | 第13页 |
·业务模式 | 第13-15页 |
·风险及收益 | 第15-16页 |
·担保机构主要分类 | 第16-17页 |
·现有研究的主要观点及不足 | 第17-18页 |
·主要观点 | 第17-18页 |
·不足之处 | 第18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8-19页 |
3 行业发展历程及蜀人公司担保业务管理模式 | 第19-30页 |
·担保行业产生、发展的背景及原因 | 第19-20页 |
·我国担保业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公司概况 | 第22-24页 |
·公司成立背景 | 第22-23页 |
·公司发展历程 | 第23页 |
·公司经营宗旨及发展目标 | 第23-24页 |
·蜀人公司担保业务管理模式 | 第24-30页 |
·组织结构 | 第24页 |
·各组织人员构成、功能及运行方式 | 第24-27页 |
·担保业务流程 | 第27-30页 |
4 蜀人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5页 |
·蜀人公司各时期经营绩效分析 | 第30-33页 |
·各时期经营绩效 | 第30-31页 |
·蜀人公司与其他公司绩效比较 | 第31-32页 |
·历史经营绩效对比 | 第32-33页 |
·蜀人公司发展中表现的主要问题 | 第33-34页 |
·经营绩效下降,经营偏离目标 | 第33-34页 |
·公司风险隐患增多、效率低下 | 第34页 |
·问题源于经营管理中的缺陷 | 第34-35页 |
·管理结构限制公司规模 | 第35-39页 |
·务增长方式方向性错误 | 第35-36页 |
·业务流程冗长 | 第36-38页 |
·专业化分工不足,职业水平限制 | 第38-39页 |
·纵向管理体系失灵 | 第39-42页 |
·主管部门行政干预市场化运作 | 第39-40页 |
·关键决策者个人主导倾向明显 | 第40页 |
·决策层整体评议风格僵化 | 第40-42页 |
·各管理模块间冲突 | 第42-45页 |
·组织定位不清晰 | 第42-43页 |
·组织职能分配不合理 | 第43页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粗糙 | 第43-45页 |
5 优化蜀人公司管理体系的举措 | 第45-60页 |
·优化思路及期望效果 | 第45-46页 |
·优化思路 | 第45页 |
·纵向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内部管理方式 | 第46页 |
·组织结构假设及功能设计 | 第46-51页 |
·组织结构重新架设 | 第46-47页 |
·管理方式调整 | 第47-49页 |
·组织及人员职能分配 | 第49-51页 |
·人员结构调整 | 第51-53页 |
·决策机制合理化 | 第53-56页 |
·明确决策标准 | 第53-54页 |
·决策权力分化 | 第54-56页 |
·决策人员组成 | 第56页 |
·管理方式调整 | 第56-60页 |
·管理制度完善 | 第56-58页 |
·务流程简化 | 第58-60页 |
6 结语 | 第60-62页 |
·研究的实用价值 | 第60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对深入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