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电力供应紧张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的发展状况 | 第13-16页 |
·西方国家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中国中小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的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 第16-17页 |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第17-22页 |
·我国建筑能耗和天然气利用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第17页 |
·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 | 第17-19页 |
·发展建筑冷热电联产是实现建筑节能和天然气高效利用的优化选择 | 第19页 |
·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分析 | 第19-21页 |
·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应解决的关键技术经济问题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第23-39页 |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特点 | 第23-26页 |
·能源利用 | 第24页 |
·环境影响 | 第24-25页 |
·经济性能 | 第25页 |
·平衡城市能源负荷峰谷差 | 第25-26页 |
·能源供给的可靠性 | 第26页 |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分类 | 第27页 |
·热力系统流程 | 第27-35页 |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 | 第28-30页 |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 | 第30-33页 |
·蒸汽系统 | 第30-31页 |
·热水系统 | 第31-32页 |
·烟气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系统 | 第32-33页 |
·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 | 第33-34页 |
·斯特林发动机冷热电联供系统 | 第34-35页 |
·电力系统 | 第35-37页 |
·独立回路方式 | 第35页 |
·单母线主回路方式 | 第35-36页 |
·独立回路方式 | 第36-37页 |
·独立回路方式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天然气冷热电系统评价 | 第39-51页 |
·能源利用率 | 第39-42页 |
·比较基准的选取 | 第39-40页 |
·设计工况下的节能率 | 第40-41页 |
·供热工况下的节能率 | 第40页 |
·制冷工况下的节能率 | 第40-41页 |
·纯发电工况的节能问题 | 第41页 |
·系统全年的节能率 | 第41-42页 |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 | 第42-45页 |
·发电机组排放性能评价 | 第42-44页 |
·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第44页 |
·相对于燃气分产系统的减排效果 | 第44-45页 |
·供热工况下的减排率 | 第44-45页 |
·制冷工况下的减排率 | 第45页 |
·关于经济性评价 | 第45-48页 |
·增量评价法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北京市某大学能源系统方案评价 | 第51-69页 |
·能源现状 | 第51页 |
·能源系统方案的选取 | 第51-53页 |
·能源方案的综合评价 | 第53-67页 |
·能效评价 | 第53-59页 |
·节能率分析 | 第53-58页 |
·各方案能源利用率评价 | 第58-59页 |
·经济性评价 | 第59-62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59-61页 |
·各方案经济性评价 | 第61-62页 |
·环境方面的评价 | 第62-67页 |
·各方案减排率分析 | 第62-66页 |
·各方案环保评价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