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部件柔性装配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技术 | 第12-14页 |
| ·柔性工装定义 | 第12页 |
| ·柔性工装特点 | 第12-13页 |
| ·柔性工装工作模式 | 第13页 |
| ·柔性工装分类 | 第13-14页 |
| ·机身柔性装配技术研究 | 第14-17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 第2章 机身装配工艺研究 | 第19-35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机身典型结构及零件分析 | 第19-23页 |
| ·机身典型零件 | 第19-20页 |
| ·机身典型结构 | 第20-23页 |
| ·传统机身装配工艺 | 第23-27页 |
| ·中前机身筒段装配流程 | 第23-24页 |
| ·机身壁板装配 | 第24-25页 |
| ·中前机身上半筒装配 | 第25-26页 |
| ·上、下半筒段对接 | 第26-27页 |
| ·面向柔性装配的机身工艺性设计 | 第27-31页 |
| ·面向装配的设计定义 | 第27页 |
| ·面向装配的设计的目的 | 第27-28页 |
| ·面向柔性装配的机身工艺性设计要求 | 第28-30页 |
| ·面向装配的机身工艺分离面的划分方案 | 第30-31页 |
| ·典型机身结构及其装配工装介绍 | 第31-34页 |
| ·C 系列前机身筒段装配 | 第31-33页 |
| ·空客 A350 后机身筒段装配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机身部件柔性装配的定位方法研究 | 第35-46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传统装配定位方法 | 第35-38页 |
| ·传统装配定位原理 | 第35-36页 |
| ·传统装配定位方法 | 第36-38页 |
| ·先进装配定位技术 | 第38-41页 |
| ·先进装配定位原理 | 第38页 |
| ·先进装配定位技术 | 第38-41页 |
| ·基于柔性定位的机身部件装配姿态方法 | 第41-45页 |
| ·位姿变换原理 | 第41-43页 |
| ·3-2-1 随动式定位器的机身部件调姿方法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机身部件柔性装配工装设计 | 第46-59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机身部件的柔性装配工装设计整体方案 | 第46-50页 |
| ·分散式机身部件装配柔性工装系统 | 第46-47页 |
| ·机身柔性装配工装整体结构 | 第47-49页 |
| ·机身柔性装配工装定位方式 | 第49-50页 |
| ·柔性工装调姿运动仿真 | 第50-58页 |
| ·结构树中零部件关系与建立运动副的关系 | 第50-51页 |
| ·柔性工装运动学关系定义 | 第51-56页 |
| ·柔性工装驱动调姿仿真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典型机身部件柔性装配工装应用 | 第59-70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某型民用飞机后机身段结构 | 第59-60页 |
| ·机身筒段装配运动机构设计 | 第60-63页 |
| ·定位方案选择 | 第60-61页 |
| ·定位器的设置 | 第61-63页 |
| ·机身柔性工装的载荷计算与选型 | 第63-66页 |
| ·机身筒段装配工艺 | 第66-69页 |
| ·基本装配原则与工艺流程 | 第66-67页 |
| ·机身下半部装配 | 第67页 |
| ·客舱地板骨架装配 | 第67-68页 |
| ·机身上半部装配 | 第68-69页 |
| ·机身筒段出站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