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一、国内外理论综述 | 第6-8页 |
1、国外理论综述 | 第6-7页 |
2、国内理论综述 | 第7-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页 |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8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8页 |
3、文献检索法 | 第8页 |
三、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四、小额信贷的概念与特点 | 第10-11页 |
(一) 小额信贷概念 | 第10页 |
(二) 小额信贷的特征 | 第10-11页 |
五、国外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 第11-15页 |
(一) 国外主要成功的发展模式 | 第11-13页 |
1、孟加拉国的GB模式 | 第11-12页 |
2、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BRI-Unit)模式 | 第12-13页 |
3、印度国有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与非正规农户互助组(SHGs)模式 | 第13页 |
4、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 | 第13页 |
(二) 国外主要成功小额信贷发展模式经验分析 | 第13-15页 |
1、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必须因地制宜 | 第13-14页 |
2、小额信贷的发展必须获得政府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 第14页 |
3、贷款利率市场化 | 第14页 |
4、适宜的贷款管理策略是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成功的关键 | 第14-15页 |
六、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5-16页 |
(一) 发展历程 | 第15页 |
(二)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 | 第15-16页 |
七、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不足 | 第16-21页 |
(一) 目前小额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 | 第16-18页 |
1、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发展不尽人意 | 第16-17页 |
2、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 第17页 |
3、小额信贷组织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 | 第17页 |
4、低利率引发诸多弊端 | 第17-18页 |
5、担保问题 | 第18页 |
6、缺乏有效的贷后监督手段 | 第18页 |
(二) 小额信贷外部体制存在缺陷 | 第18-21页 |
1、贷款用途大多比较局限 | 第18-19页 |
2、不适宜的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及还款期限 | 第19页 |
3、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缺陷 | 第19-20页 |
4、基层政府的职能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 第20页 |
5、缺乏农业风险抵押补偿机制 | 第20页 |
6、对小额信贷金融机构的要求过于苛刻 | 第20-21页 |
八、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21-27页 |
(一) 完善小额信贷相关制度 | 第21-23页 |
1、让小额信贷机构逐步走向商业化 | 第21-22页 |
2、完善组织制度和相关政策 | 第22页 |
3、完善小额信贷的担保制度 | 第22页 |
4、增强制度创新性,应对金融危机 | 第22-23页 |
(二) 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服务产品 | 第23-24页 |
1、改进农村小额信贷内部机制 | 第23页 |
2、建立农村小额信贷市场 | 第23-24页 |
3、实施系统性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 第24页 |
(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4-27页 |
1、加强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外部监管 | 第25页 |
2、合理设定抵押物 | 第25页 |
3、健全联保、担保公司的法律规范 | 第25页 |
4、优惠税收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Abstract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