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卫生基础科学论文--卫生毒理论文

苯并(a)芘暴露与基因多态性对机体DNA氧化损伤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1-12页
前言第12-20页
一、材料与方法第20-33页
 1. 现场的选择和人群的选择第20-21页
 2. 生物样品的采集及保存与运输第21页
 3. 血液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第21-23页
 4. 尿中1-羟基芘和3-羟基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第23-24页
 5. 基因多态的测定方法第24-29页
 6. 微核率的测定方法第29-30页
 7. 8-羟脱氧鸟苷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8. BPDE-DNA加合物的测定方法第31-32页
 9. 质量控制第32页
 10.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32-33页
二、结果第33-68页
 第一部分:检测方法的特性第33-38页
  1. 血液中苯并(a)芘的检测方法特性第33页
  2. 尿中1-羟基芘和3-羟基苯并(a)芘检测方法特性第33-35页
  3. DNA纯度以及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特性第35-36页
  4. 8-羟基脱氧鸟苷检测方法特性第36-37页
  5. BPDE-DNA加合物检测方法特性第37-38页
 第二部分:一般情况第38-47页
  1. 调查一般情况分析第38-39页
  2. 交通区、居民区和农村地区居民一般情况比较第39-43页
  3.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农村和城市居民各种生物标志的比较第43-45页
  4.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同一居民各项指标的比较第45页
  5. 5种基因不同基因型分布情况第45-47页
 第三部分:苯并(a)芘内外暴露及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第47-55页
  1. 血液中苯并(a)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50页
  2.血液中苯并(a)芘与尿中1-羟基芘、3-羟基苯并(a)芘的相关性分析第50-52页
  3. 血液中苯并(a)芘、基因多态性与尿中3-羟基苯并(a)芘的关系分析第52-55页
  4.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血液中苯并(a)芘和尿中3-羟基苯并(a)芘之间的关系第55页
 第四部分:苯并(a)芘暴露、基因多态性与DNA损伤标志之间的关系第55-68页
  1.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苯并(a)芘暴露、基因多态性与微核率的关系第55-58页
  2.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苯并(a)芘、尿液中1-羟基芘和3-羟基苯并(a)芘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第58-59页
  3.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苯并(a)芘暴露、基因多态性与8-羟基脱氧鸟苷的关系第59-62页
  4.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苯并(a)芘暴露与8-羟基脱氧鸟苷关系第62-63页
  5. 比较农村和城市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差别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第63-64页
  6. 非采暖期和采暖期苯并(a)芘暴露、基因多态性与BPDE-DNA加合物的关系第64-68页
  7.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苯并(a)芘暴露与BPDE-DNA加合物关系第68页
三、讨论第68-72页
四、结论第72页
五、创新点第72页
六、参考文献第72-83页
七、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83页
八、发表文章情况等第83-84页
九、致谢第84-85页
十、综述第85-91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十一、调查问卷第91-97页
十二、个人简历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HLA-B*1301提呈抗原肽在三氯乙烯皮肤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接触控制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