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阻抗法 | 第9页 |
·故障分析法 | 第9-10页 |
·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法 | 第10页 |
·行波法在牵引网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牵引网故障行波特征分析 | 第13-34页 |
·牵引网的结构及供电方式 | 第13-15页 |
·牵引网的特殊结构 | 第15-17页 |
·锚段 | 第15-16页 |
·分支线 | 第16页 |
·小型车站分段线 | 第16-17页 |
·不等长回流线 | 第17页 |
·典型模型 | 第17-18页 |
·牵引网线路故障产生的行波分析 | 第18-24页 |
·行波的概念 | 第18-19页 |
·接触网对钢轨故障时行波的产生及幅值特征分析 | 第19-21页 |
·接触网对回流线故障时行波的产生及幅值特征分析 | 第21-22页 |
·接触网断线故障时行波的产生及幅值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直供方式下牵引网行波的传播特征 | 第24-33页 |
·单线牵引网下行波的传播特征 | 第24-25页 |
·复线牵引网下行波的传播特征 | 第25-28页 |
·行波在牵引网特殊结构上的传播特征 | 第28-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牵引网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模式的确定及关键技术问题 | 第34-45页 |
·行波故障测距的基本模式 | 第34-36页 |
·单端法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 第34-35页 |
·双端法行波故障测距原理 | 第35-36页 |
·测距方法的选定 | 第36页 |
·行波信号的选定 | 第36-38页 |
·行波信号获取方式 | 第38-41页 |
·机车行驶对行波测距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其他影响测距结果的因素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仿真验证 | 第45-54页 |
·仿真模型及参数 | 第45-46页 |
·故障行波产生特征验证 | 第46-49页 |
·特殊线路上故障行波传播特征验证 | 第49-52页 |
·测距效果验证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现场试验及试运行结果 | 第54-62页 |
·行波故障测距试验装置及系统 | 第54-56页 |
·试运行系统简介 | 第56-59页 |
·试运行结果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课题和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 现场装置图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