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罗喉罗四谛思想 | 第12-27页 |
·苦——存在的构成因素及运动方式 | 第12-20页 |
·苦是五蕴和合 | 第12-14页 |
·无常即是苦 | 第14-15页 |
·生命运行的形态何原因——缘起 | 第15-20页 |
·超验的绝对真理涅槃 | 第20-23页 |
·获得人生解脱的方法——八正道 | 第23-27页 |
第二章 罗喉罗的无我理论 | 第27-31页 |
·创造出来的“神”和“我” | 第27-28页 |
·自我的概念是一个指代 | 第28-29页 |
·“无我”谁承担轮回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罗睺罗个体净化实践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 第31-42页 |
·罗睺罗心智净化训练方法 | 第31-35页 |
·罗睺罗佛教思想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意义 | 第35-38页 |
·出世与入世 | 第35-37页 |
·教徒的社会生活 | 第37-38页 |
·罗睺罗佛教思想中个人经济与社会政治的观点 | 第38-42页 |
结论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