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插图清单 | 第15-17页 |
表格清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3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游泳馆热工参数的确定 | 第23-32页 |
·室内设计参数的选取 | 第23-24页 |
·游泳馆室内湿负荷计算 | 第24-26页 |
·池水的蒸发量计算 | 第25页 |
·池边湿润地面的产湿量 | 第25页 |
·馆内人员散湿量 | 第25-26页 |
·游泳馆空调冷负荷计算 | 第26-27页 |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冷负荷 | 第26页 |
·游泳池内水蒸气的蒸发带入空气中的冷负荷 | 第26页 |
·人体散热冷负荷 | 第26页 |
·灯光散热冷负荷 | 第26-27页 |
·游泳馆空调热负荷计算 | 第27页 |
·游泳馆空调系统形式 | 第27-30页 |
·实例应用 | 第30-31页 |
·建筑概况 | 第30页 |
·游泳馆热工参数的计算 | 第30-31页 |
·空调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游泳馆通风除湿防结露与节能 | 第32-45页 |
·游泳馆防结露方式的选择 | 第32-33页 |
·建筑防结露 | 第32页 |
·加热防结露 | 第32页 |
·空调除湿防结露 | 第32-33页 |
·通风除湿防结露 | 第33页 |
·通风除湿 | 第33-44页 |
·通风量的确定原则 | 第33页 |
·通风量计算 | 第33-37页 |
·不同季节的空调节能运行探讨 | 第37-42页 |
·变风量通风除湿节能运行探讨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游泳馆变风量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 第45-57页 |
·游泳馆气流组织方式 | 第45-47页 |
·无看台的游泳馆的气流组织 | 第46-47页 |
·有看台的游泳馆的气流组织 | 第47页 |
·应用分析 | 第47-56页 |
·空调系统方案 | 第47-48页 |
·下送上排气流组织方式的 FLUENT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游泳馆空调排风热回收节能分析 | 第57-70页 |
·排风热回收工作原理 | 第57-58页 |
·排风热回收装置 | 第58-62页 |
·排风热回收装置的种类 | 第58-61页 |
·排风热回收效率 | 第61-62页 |
·游泳馆排风热回收节能潜力分析 | 第62-67页 |
·排风热回收在我国游泳馆应用的适用性 | 第62-64页 |
·排风热回收计算理论 | 第64-67页 |
·实例应用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应用节能技术实例经济性分析 | 第70-74页 |
·应用节能技术后节省能耗分析 | 第70-71页 |
·应用节能技术后增加能耗分析 | 第71-72页 |
·投资回收期计算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