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热变形动态软化行为及热加工图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6页
   ·铝板带材的生产、应用与发展趋势第9-10页
   ·铝板带材的常见缺陷及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第10-11页
   ·铝熔体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7页
     ·铝熔体净化处理技术第11-14页
     ·铝合金晶粒细化处理技术第14-15页
     ·铝熔体变质处理技术第15-16页
     ·铝熔体综合处理技术第16-17页
   ·铝合金高温热变形行为的研究概况第17-21页
     ·动态回复及其流变应力曲线特征第17-18页
     ·动态再结晶及其流变应力曲线特征第18-20页
     ·高温热变形行为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第21-22页
   ·热变形加工图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趋势第22-24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创新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试验条件与方法第26-31页
   ·试验材料的制备第26页
   ·动态热压缩模拟试验第26-28页
     ·热模拟试样的制备第26-27页
     ·热压缩变形模拟试验第27页
     ·热压缩模拟试验有效性判断第27-28页
     ·热模拟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第28页
   ·微观组织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第28-31页
     ·热压缩后金相试样的制备及组织观察第28-29页
     ·平均晶粒尺寸的测定第29页
     ·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与能谱分析(EDS)第29页
     ·透射电镜(TEM)薄膜试样制备与组织观察第29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薄膜试样制备与微结构观察第29-31页
第三章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热变形材料常数和流变应力方程求解第31-55页
   ·热变形条件与流变应力关系的数学模型第31-33页
   ·应变速率与流变应力的关系第33-41页
     ·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曲线特征的影响第33-39页
     ·应变速率与稳态流变应力关系的回归分析第39-41页
   ·变形温度与流变应力的关系第41-47页
     ·变形温度对流变应力曲线特征的影响第41-46页
     ·变形温度与稳态流变应力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6-47页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 3003 铝合金热变形材料常数的求解第47-50页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 3003 铝合金高温流变应力方程的求解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化及动态软化行为分析第55-79页
   ·熔体处理对 3003 铝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55-57页
   ·热变形条件对 3003 铝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57-61页
     ·变形温度对 3003 铝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57-59页
     ·应变速率对 3003 铝合金热变形组织的影响第59-61页
   ·3003 铝合金动态软化行为第61-78页
     ·3003 铝合金的动态回复机理第61-67页
     ·3003 铝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及其形核机理第67-73页
     ·夹杂物和第二相在 3003 铝合金动态软化过程中的行为第73-78页
       ·夹杂物在 3003 铝合金动态软化过程中的行为第73-75页
       ·第二相在 3003 铝合金动态软化过程中的行为第75-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 3003 铝合金热变形组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第79-100页
   ·3003 铝合金的晶界特征分布(GBCD)第79-86页
   ·3003 铝合金空间取向分布的密度水平第86-90页
   ·3003 铝合金的晶粒取向与织构组分成像第90-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经不同熔体处理的 3003 铝合金热变形加工图研究第100-114页
   ·热变形加工图的建模分析及其判据准则第100-102页
   ·3003 铝合金功率耗散图第102-105页
   ·3003 铝合金热加工失稳图第105-106页
   ·3003 铝合金热变形加工图第106-108页
   ·3003 铝合金失稳区、最佳加工区热变形组织的观察分析第108-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本文总结第114-117页
课题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附录Ⅰ第125-126页
附录Ⅱ第126-129页
附录Ⅲ第129-131页
附录Ⅳ第131-132页
附录Ⅴ第132-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桐油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下一篇:中国与欧洲沐浴文化及沐浴器具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家庭沐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