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尚消费的游戏性质、特征与形态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时尚消费的游戏性质 | 第9-18页 |
| (一) 人的游戏本性 | 第9-10页 |
| 1. 人的“游戏冲动” | 第9-10页 |
| 2. 游戏——除制造,理性之外人的“第三大功能” | 第10页 |
| (二) 游戏的基本性质 | 第10-14页 |
| 1. 游戏的自由性 | 第10-11页 |
| 2. 游戏的限定性 | 第11-12页 |
| 3. 游戏的非现实性 | 第12页 |
| 4. 游戏的娱乐性 | 第12页 |
| 5. 游戏的竞争性和表现性 | 第12-13页 |
| 6. 游戏的主体即自身 | 第13-14页 |
| (三) 时尚消费的游戏性质 | 第14-18页 |
| 1. 追逐新潮 | 第14-15页 |
| 2. 构建差异 | 第15页 |
| 3. 狂欢体验 | 第15-16页 |
| 4. 自我展示 | 第16页 |
| 5. 自我认同 | 第16-18页 |
| 二、时尚消费的游戏特征 | 第18-29页 |
| (一) 时尚消费的最高律令——“新” | 第18-20页 |
| 1. “新”就是价值 | 第18-19页 |
| 2. “新”就是标准 | 第19页 |
| 3. “新”就是变化 | 第19-20页 |
| (二) 日常生活的意义追寻 | 第20-22页 |
| 1. 生活意义的缺失 | 第20-21页 |
| 2. 符号消费与意义构建 | 第21页 |
| 3. 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变化 | 第21-22页 |
| 4. 时尚与身体的对话关系 | 第22页 |
| (三) 自由获取的愉悦感 | 第22-24页 |
| 1. 逛街的乐趣 | 第23页 |
| 2. 观赏的愉悦与被观赏的愉悦 | 第23-24页 |
| (四) 容易消逝的愉悦感 | 第24-26页 |
| 1. 超越季节的快速轮转 | 第24-25页 |
| 2. 飘忽不定的流行趋势 | 第25-26页 |
| (五) 相对稳定的趣味与品位 | 第26-29页 |
| 1. 时尚消费是人主动的选择 | 第26-27页 |
| 2. 万变之中有不变——时尚消费中的趣味与品味 | 第27-29页 |
| 三、时尚消费中游戏的表现形态 | 第29-36页 |
| (一)节日“狂欢”与节日消费 | 第29-30页 |
| 1.传统节日的新变化 | 第29页 |
| 2.“洋节”在中国 | 第29-30页 |
| 3.消费节日 | 第30页 |
| (二)促销方式与消费游戏 | 第30-31页 |
| 1.会员制游戏 | 第30-31页 |
| 2.抽奖游戏 | 第31页 |
| 3.折扣游戏代金券游戏 | 第31页 |
| (三)差别化游戏 | 第31-34页 |
| 1.个体差别 | 第32-33页 |
| 2.群体差别 | 第33-34页 |
| 3.角色差别 | 第34页 |
| (四)细节游戏 | 第34-36页 |
| 1.细节——时尚演绎的主要形态 | 第34-35页 |
| 2.局部变化的魅力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39-40页 |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