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植物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植物赋的概念及溯源 | 第12-19页 |
(一) 植物赋的概念、分类及范围界定 | 第12-14页 |
1. 植物赋的定义 | 第12-13页 |
2. 植物赋的分类及范围界定 | 第13-14页 |
(二) 植物赋溯源 | 第14-19页 |
1. 以比兴手法出现的植物描写——《诗经》 | 第14-16页 |
2. “香草”意象群与象征手法——《楚辞》 | 第16-19页 |
二、先唐植物赋概述 | 第19-29页 |
(一) 第一篇植物赋——《橘颂》 | 第19-23页 |
(二) 植物赋的初步发展——两汉 | 第23-25页 |
(三) 植物赋的繁荣——魏晋南北朝 | 第25-29页 |
三、唐代植物赋发展概况 | 第29-49页 |
(一) 初唐植物赋的创作特征 | 第29-34页 |
1. 诏令与应和之作 | 第31-32页 |
2. 寄情托志、物我合一的主题追求更突出 | 第32-33页 |
3. 以骈体赋为主 | 第33-34页 |
(二) 盛唐植物赋的创作特征 | 第34-38页 |
1. 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 第36-37页 |
2. 赋体多样化 | 第37-38页 |
(三) 中唐植物赋的创作特征 | 第38-44页 |
1. 试赋类作品大量涌现 | 第40-42页 |
2. 描写祥瑞、献贡的作品较为集中 | 第42-44页 |
(四) 晚唐植物赋的创作特征 | 第44-49页 |
1. 浮华柔丽的风格 | 第45-46页 |
2. 慷慨激愤的不平之气 | 第46-49页 |
四、唐代植物赋的主题内容 | 第49-62页 |
(一) 寄情抒怀 | 第49-53页 |
1. 比之于物,感慨其人生际遇 | 第49-51页 |
2. 效之以物,追求其高尚情操 | 第51-52页 |
3. 耽之于物,赞美其美妙滋味 | 第52-53页 |
(二) 颂德颂圣 | 第53-58页 |
1. 描写献贡植物以颂圣颂德 | 第54-55页 |
2. 描写祥瑞植物以颂圣颂德 | 第55-56页 |
3. 借神话传说中的植物以颂圣颂德 | 第56-58页 |
(三) 讽时刺世 | 第58-62页 |
1. 讽谏君王荒诞误国 | 第59-60页 |
2. 指斥权奸擅权祸国 | 第60-62页 |
五、唐代植物赋的艺术表现 | 第62-76页 |
(一) 唐代植物赋的创作意识 | 第62-66页 |
(二) 唐代植物赋的体式 | 第66-71页 |
(三) 唐代植物赋的语言 | 第71-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