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毛家坪遗址概况 | 第7-9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 第二章 毛家坪沟东墓葬区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与分析 | 第12-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页 |
| ·性别、死亡年龄的统计与分析 | 第12-17页 |
| ·与部分古代居民组死亡率分布的比较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毛家坪古代居民的病理记录与分析 | 第20-27页 |
| ·毛家坪古代居民的病理统计 | 第20-21页 |
| ·毛家坪古代居民的生业模式探讨 | 第21-27页 |
| 第四章 毛家坪沟东墓葬区颅骨的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研究 | 第27-36页 |
| ·材料与标准 | 第27页 |
| ·观察结果 | 第27-36页 |
| 第五章 毛家坪沟东墓葬区颅骨的种系类型研究 | 第36-48页 |
| ·材料、测量与统计 | 第36页 |
| ·毛家坪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 第36-40页 |
| ·种系纯度的检验 | 第40-43页 |
| ·种系类型的分析 | 第43-48页 |
| ·与现代亚洲各类型蒙古人种的比较 | 第43-45页 |
| ·与亚洲蒙古人种部分近代组的比较 | 第45-48页 |
| 第六章 毛家坪古代居民与其他古代人群的亲缘关系研究 | 第48-67页 |
| ·毛家坪沟东组与部分新石器时代颅骨组的比较 | 第48-56页 |
| ·毛家坪沟东组与部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居民组的比较 | 第56-65页 |
| ·毛家坪秦人的种系来源与流向 | 第65-67页 |
| 结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93页 |
| 图版 | 第93-97页 |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