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1页 |
·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概况 | 第14-15页 |
·抗性的产生和抗性治理 | 第15-16页 |
·Bt抗性的现状 | 第15页 |
·抗性治理的措施 | 第15-16页 |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风险评价原理与程序 | 第16-17页 |
·评价原理 | 第16页 |
·评价程序 | 第16-17页 |
·Bt植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 第17-19页 |
·Bt植物对非靶标植食者的影响 | 第17-18页 |
·Bt植物对非靶标天敌的影响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Cry1Ac和Cry2Ab对大草蛉和绿盲蝽的直接生物学影响 | 第21-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供试昆虫 | 第21-22页 |
·供试蛋白 | 第22页 |
·供试饲料 | 第22页 |
·Cry1Ac和Cry2Ab蛋白对大草蛉的生物学影响 | 第22页 |
·Cry1Ac或Cry2Ab对绿盲蝽的生物测定 | 第22页 |
·Cry1Ac和Cry2Ab蛋白对绿盲蝽的生物学影响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Cry1Ac和Cry2Ab对大草蛉的生物学影响 | 第23页 |
·不同浓度梯度的Cry1Ac或Cry2Ab对绿盲蝽的影响 | 第23-24页 |
·Cry1Ac和Cry2Ab对绿盲蝽的生物学影响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Cry1Ac和Cry2Ab通过猎物-棉铃虫对大草蛉和七星瓢虫的生物学影响 | 第27-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供试昆虫 | 第27页 |
·供试蛋白 | 第27页 |
·大草蛉和七星瓢虫的三级营养关系生物测定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Cry1Ac和Cry2Ab蛋白通过猎物-棉铃虫对大草蛉生物学影响 | 第28-29页 |
·Cry1Ac和Cry2Ab蛋白通过猎物-棉铃虫对七星瓢虫生物学影响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检测Cry1Ac和Cry2Ab蛋白在昆虫体内的含量 | 第32-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供试昆虫 | 第32页 |
·供试试剂 | 第32页 |
·样品处理 | 第32-33页 |
·Cry1Ac检测步骤 | 第33页 |
·Cry2Ab检测步骤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直接取食实验中大草蛉幼虫和成虫体内Cry1Ac和Cry2Ab蛋白的含量 | 第33-34页 |
·直接取食实验中绿盲蝽成虫体内Cry1Ac和Cry2Ab蛋白的含量 | 第34-35页 |
·大草蛉三级营养实验中Cry1Ac和Cry2Ab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35-36页 |
·七星瓢虫三级营养实验中Cry1Ac和Cry2Ab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昆虫接触Cry1Ac和Cry2Ab后体内主要酶活性变化 | 第38-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38-39页 |
·酶提取液的制备 | 第39页 |
·类胰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39页 |
·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测定 | 第39页 |
·氨肽酶活性测定 | 第39-40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测定 | 第40页 |
·提取液中总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直接取食实验中大草蛉幼虫和成虫的酶活性变化 | 第40-41页 |
·直接取食实验中绿盲蝽成虫的酶活性变化 | 第41页 |
·三级营养实验中大草蛉成虫的酶活性变化 | 第41-42页 |
·三级营养实验中七星瓢虫成虫的酶活性变化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田间调查转基因棉田主要昆虫的种群动态 | 第44-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供试棉花 | 第44页 |
·调查方法 | 第44页 |
·调查昆虫种类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转基因棉田中棉铃虫的种群动态变化 | 第44-45页 |
·转基因棉田中棉蚜的种群动态变化 | 第45-46页 |
·转基因棉田中棉盲蝽的种群动态变化 | 第46-47页 |
·转基因棉田中草蛉的种群动态变化 | 第47-48页 |
·转基因棉田中瓢虫的种群动态变化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