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2页 |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14页 |
·研究难点 | 第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基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理论 | 第14-16页 |
·基于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基于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的折价理论 | 第17页 |
·承销商与投资者之间的折价理论 | 第17页 |
·基于信息对称的折价理论 | 第17-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发行监管制度的分类及演变 | 第22-30页 |
·发行监管制度的分类 | 第22-23页 |
·国外主流的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 第23-25页 |
·德国的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 第23-24页 |
·法国的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 第24页 |
·英国的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 第24-25页 |
·我国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演变 | 第25-28页 |
·注册制能否成为我国 IPO 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审批制与核准制下新股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30-45页 |
·研究假说 | 第30页 |
·样本及变量定义 | 第30-33页 |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变量选择及计量标准 | 第31-3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审批制下的计量分析 | 第34-39页 |
·数据的标准化 | 第34页 |
·内部因素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第34页 |
·确定特征值和贡献率 | 第34-36页 |
·求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第36-38页 |
·建立新股发行价的回归模型 | 第38-39页 |
·核准制下的计量分析 | 第39-45页 |
·内部因素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第39页 |
·确定特征值和贡献率 | 第39-41页 |
·求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 第41-43页 |
·建立新股发行价的回归模型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进一步提高新股发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45-46页 |
·赋予承销商自主配售权利 | 第46页 |
·完善询价机制 | 第46-47页 |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 | 第47页 |
·对投资者普及投资基本知识,倡导理性投资 | 第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