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钢铁热浸镀层的设计和氧化动力学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19页
   ·课题来源第16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46页
   ·热浸镀铝锌合金镀层的研究现状第19-23页
     ·热浸镀 Al‐Zn 合金镀层的发展第19页
     ·55wt.%Al‐Zn‐1.6Si 合金镀层的组织第19-21页
     ·Ti 对热浸镀 Al‐Zn 合金镀层的影响第21-23页
   ·Al‐Zn‐Si‐Ti‐Fe 体系相图在镀层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23-33页
     ·Al‐Zn‐Si‐Ti‐Fe 相图在镀层中的应用第23-24页
     ·热力学数据的测定第24-25页
     ·相图热力学计算原理与热力学模型第25-27页
     ·相图热力学优化方法第27-29页
     ·Al‐Zn‐Si‐Ti‐Fe 体系相图研究现状第29-33页
   ·金属高温氧化理论和研究方法第33-42页
     ·热力学基础第33-35页
     ·保护膜的形成与破坏第35-37页
     ·影响氧化动力学的因素第37-38页
     ·氧化动力学测试方法第38-39页
     ·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第39-42页
   ·金属镀层的高温氧化研究现状第42-43页
   ·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3-46页
第三章 Al-Zn-Si-Ti-Fe 体系富 Al 角相图实验测定及相图优化第46-82页
   ·Al‐Zn‐Ti 体系富 Al 角相图实验测定和优化第46-60页
     ·实验方法第46-48页
     ·Al‐Zn‐Ti 体系富 Al 角 400°C 等温截面实验结果第48-51页
     ·Al‐Zn‐Ti 体系富 Al 角 500°C 等温截面实验结果第51-53页
     ·τ相晶体结构的标定第53-57页
     ·Al‐Zn‐Ti 三元体系热力学模型第57-58页
     ·Al‐Zn‐Ti 体系热力学优化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第58-60页
   ·Al‐Zn‐Fe 体系相图实验测定和优化第60-66页
     ·实验方法第60页
     ·Al‐Zn‐Fe 体系富 Al‐Fe 边 300°C 扩散偶实验结果第60-62页
     ·Al‐Zn‐Fe 体系富 Al‐Fe 边 550°C 扩散偶实验结果第62-64页
     ·Al‐Zn‐Fe 体系热力学模型第64-65页
     ·Al‐Zn‐Fe 体系热力学优化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第65-66页
   ·Al‐Si‐Ti 体系富 Al 角相图实验测定和优化第66-76页
     ·实验方法第66-67页
     ·Al‐Si‐Ti 体系等温截面实验结果第67-72页
     ·Al‐Si‐Ti 体系平衡反应温度测定第72-73页
     ·Al‐Si‐Ti 三元体系热力学模型第73-74页
     ·Al‐Si‐Ti 体系热力学优化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第74-76页
   ·Al‐Zn‐Si‐Ti‐Fe 体系富 Al 角热力学数据库在镀层中的应用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四章 Ti 添加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第82-99页
   ·Ti 添加对表面锌花形貌的影响第82-84页
     ·实验方法第82页
     ·锌花大小对比第82页
     ·二次枝晶间距对比第82-84页
   ·Ti 添加对合金层的影响第84-91页
     ·实验方法第84-85页
     ·合金层形貌对比第85页
     ·金属间化合物种类对比第85-91页
   ·组织改变的热力学分析第91-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55wt.%Al-Zn-Si(Ti)镀层板的高温氧化第99-129页
   ·55wt.%Al‐Zn‐Si(Ti)镀层板 550°C 氧化组织形貌第99-111页
     ·实验方法第99页
     ·镀层板表面形貌观察和物相分析第99-107页
     ·截面形貌观察第107-111页
   ·55wt.%Al‐Zn‐Si(Ti)镀层板 650°C 氧化组织形貌第111-118页
     ·实验方法第111页
     ·镀层板表面形貌观察第111-114页
     ·截面形貌观察第114-118页
   ·55wt.%Al‐Zn‐Si(Ti)镀层板 750°C 氧化组织形貌第118-125页
     ·实验方法第118页
     ·镀层板表面形貌观察第118-121页
     ·截面形貌观察第121-125页
   ·微量 Ti 添加对镀层板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第125-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六章 氧化动力学模型推导及应用第129-156页
   ·氧化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第129-139页
     ·扩散为控速环节时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第129-134页
     ·PBR 对氧化动力学的影响及模型改进第134-136页
     ·理论分析温度、氧分压和升温速率对金属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第136-139页
   ·动力学模型在镀层板氧化上的应用第139-147页
     ·实验方法第139-141页
     ·升温速率对镀层板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第141-143页
     ·温度对镀层板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第143-145页
     ·晶粒尺寸对镀层板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第145-146页
     ·氧分压对镀层板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第146-147页
   ·动力学模型在其它金属体系中的应用第147-155页
     ·纯 Zn 粉末的氧化第147-150页
     ·纯 Ni 粉末的氧化第150-151页
     ·金属的氢化第151-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6-159页
   ·结论第156-157页
   ·展望第157-159页
附录 Ⅰ第159-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90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所获奖项第190-193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项目第193-194页
致谢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源材料Al/Ni复合物快速放热和g-C3N4光解水性能的理论模拟研究
下一篇:铝合金高防护性阳极氧化复合膜及其原位偶合着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