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8页 |
1 实验对象 | 第16页 |
·实验动物 | 第16页 |
·饲养条件 | 第16页 |
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16-18页 |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主要试剂与耗材 | 第17-18页 |
3 试剂的配制 | 第18-19页 |
4 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及给药 | 第19-20页 |
·气道反应性(AHR)的测定 | 第20-21页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收集、计数和分类计数 | 第21-22页 |
·肺组织病理切片、染色 | 第22页 |
·病理图像分析 | 第22页 |
·无菌取脾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 | 第22-23页 |
·小鼠脾源性CD4~+T细胞的分离 | 第23-24页 |
·流式检测细胞内因子——IL-17A | 第24页 |
·小鼠脾源性CD4~+T细胞分组、培养 | 第24-25页 |
·Annexin-V/PI双染检测CD4~+T细胞早期凋亡率 | 第25页 |
·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第25-26页 |
·Fluo-3 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变化 | 第26-27页 |
·ELISA法检测BALF和细胞培养液上清IL-17水平 | 第27页 |
5 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28-41页 |
1 各组小鼠行为学观察 | 第28页 |
2 小鼠气道反应性检测 | 第28-29页 |
3 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 | 第29-31页 |
·肺组织病理图片 | 第29-30页 |
·组织学半定量分析 | 第30-31页 |
4 各组小鼠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 第31-32页 |
5 各组小鼠BALF中IL-17的浓度 | 第32-33页 |
6 各组小鼠脾源性CD4~+T细胞总数的比较 | 第33-34页 |
7 小鼠脾源性CD4~+T细胞的活性 | 第34页 |
8 各组小鼠脾源性CD4~+T细胞中Thl7细胞阳性率的比较 | 第34-36页 |
9 各组小鼠脾源性CD4~+T细胞早期凋亡率的比较 | 第36-37页 |
10 ATO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 第37-38页 |
11 ATO诱导CD4+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 第38-39页 |
12 培养上清液中的IL-17含量 | 第39页 |
13 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1-48页 |
1 OVA雾化攻击能诱导致敏小鼠出现典型的哮喘表现 | 第41-42页 |
2 Th17/IL-17轴参与哮喘免疫源性气道炎症 | 第42-43页 |
3 ATO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 第43-44页 |
4 ATO的平喘作用与抑制哮喘Th17/IL-17轴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 | 第44-45页 |
5 ATO可能通过促进CD4~+T细胞凋亡而抑制哮喘Th17/IL-17轴 | 第45-46页 |
6 线粒体参与ATO诱导CD4~+T细胞凋亡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综述 | 第54-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