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当归提取物中不同组分配伍的协同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縮略词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26页
 一 当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10-13页
 二 炎症与癌症的关系第13-15页
 三 氧化损伤与癌症的关系第15-18页
 四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及AOM/DSS诱导结直肠癌模型研究概述第18-21页
 五 药物联合应用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概述第21-25页
 六 单味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模式研究概述第25-26页
前言第26-27页
实验部分第27-87页
 第一章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当归多糖及当归酚酸的制备第27-37页
  1 材料与试药第27-28页
   ·仪器设备第27页
   ·药材及试剂耗材第27-28页
  2 方法第28-30页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
   ·当归多糖的制备第28页
   ·当归酚酸的制备第28-30页
  3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当归多糖提取结果第30页
  4 当归酚酸富集工艺优选结果第30-36页
   ·大孔树脂类型的筛选第30-31页
   ·吸附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1-33页
   ·洗脱影响因素的考察第33-35页
   ·径高比考察第35-36页
   ·验证实验第36页
  5 小结与讨论第36-37页
 第二章 当归提取物中各组分配伍的协同抗炎作用研究第37-71页
  1 材料第37-39页
   ·仪器设备第37-38页
   ·试剂及耗材第38-39页
   ·药品第39页
   ·相关试剂的配制第39页
   ·细胞株第39页
  2 方法第39-46页
   ·细胞培养第39-40页
   ·抗炎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第40-46页
   ·统计处理第46页
  3 结果第46-69页
   ·MTT法确定用药浓度范围第46-47页
   ·当归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NO的抑制作用第47-51页
   ·协同作用分析第51-61页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前炎症因子IL-1p、TNF-a的含量第61-65页
   ·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iNOS及COX-2基因的表达第65-67页
   ·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iNOS及COX-2蛋白的表达第67-69页
  4 小结与讨论第69-71页
 第三章 当归提取物中不同组分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第71-79页
  1 材料第71页
   ·仪器设备第71页
   ·试剂及耗材第71页
  2 方法第71-72页
   ·测定方法第71页
   ·酶标仪测定波长的选择第71页
   ·DPPH溶液线性关系考察第71-72页
   ·反应时间的确定第72页
   ·当归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测定第72页
   ·协同抗氧化作用分析第72页
   ·统计处理第72页
  3 结果第72-78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第72-73页
   ·DPPH溶液自由基显色线性关系考察第73页
   ·反应时间的确定第73-74页
   ·当归各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第74-76页
   ·协同抗氧化作用分析第76-78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8-79页
 第四章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与当归多糖配伍应用对小鼠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第79-87页
  1 材料第79-80页
   ·仪器设备第79页
   ·试剂及耗材第79-80页
   ·实验动物第80页
  2 方法第80-81页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第80页
   ·组织取材及指标评价第80-81页
   ·免疫组化检测直肠组织中PCNA、COX-2及iNOS的表达第81页
   ·统计处理第81页
  3 结果第81-84页
   ·一般状况及剖检观察第81-82页
   ·组织病理学检查第82-83页
   ·免疫组化结果第83-84页
  4 小结与讨论第84-87页
全文总结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个人简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苯丙酰苯乙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探讨
下一篇:活血化瘀方有效成分对高糖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