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钾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页 |
| ·工作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3页 |
| ·本次研究工作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2页 |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5-18页 |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20页 |
| ·区域地层 | 第18-19页 |
| ·区域构造 | 第19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19-20页 |
|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第20-22页 |
| 3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36页 |
| ·矿区地层 | 第22-25页 |
| ·矿区构造 | 第25-27页 |
| ·矿区岩浆岩 | 第27-28页 |
| ·矿体特征 | 第28-32页 |
| ·围岩蚀变 | 第32-36页 |
| 4 岩浆成因与演化 | 第36-104页 |
| ·岩相学特征 | 第36-41页 |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55页 |
| ·主量元素特征 | 第42-47页 |
|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第47-55页 |
| ·岩体年代学 | 第55-72页 |
| ·岩体相对氧化状态 | 第72-84页 |
| ·锆石 Ti 温度计 | 第84-87页 |
| ·锆石 Hf 同位素 | 第87-95页 |
| ·Sr-Nd-Pb 同位素 | 第95-100页 |
| ·岩浆源区及形成机制 | 第100-104页 |
| 5 成矿作用过程 | 第104-134页 |
| ·矿石类型与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 | 第104-107页 |
| ·矿石微量元素特征 | 第107-113页 |
| ·成矿元素赋存状态及特征 | 第113-129页 |
| ·电子探针分析 | 第113-114页 |
| ·黄铁矿微区原位分析 | 第114-129页 |
|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129-131页 |
| ·研究样品及方法 | 第129页 |
| ·包裹体类型 | 第129-130页 |
| ·均一温度/盐度及成分 | 第130-131页 |
| ·矿床成因模型 | 第131-134页 |
| 6 金矿床吨位-边界品位曲线 | 第134-143页 |
| ·吨位-平均品位-边界品位分形模型 | 第136-138页 |
| ·原始数据计算 | 第138-140页 |
| ·曲线特征分析 | 第140-143页 |
| 7 结语 | 第143-145页 |
| ·主要认识 | 第143-144页 |
| ·存在问题 | 第144-145页 |
| 致谢 | 第145-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58页 |
| 附录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