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论文--分离过程论文

CO2/CH4/N2在沸石ZSM-5上竞争吸附平衡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吸附材料及吸附工艺第13-23页
   ·吸附材料研究进展第13-16页
     ·炭基吸附材料第13-14页
     ·沸石吸附材料第14-15页
     ·介孔材料第15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5-16页
   ·吸附工艺研究进展第16-23页
     ·变压吸附技术第18-20页
     ·变温/变电吸附技术第20-22页
     ·变压变温耦合吸附技术第22-23页
第3章 气体吸附平衡理论第23-32页
   ·单组分吸附平衡理论第23-26页
     ·基于Langmuir型的单组分吸附模型第23-25页
     ·基于Gibbs型的单组分吸附模型第25-26页
     ·基于吸附势能理论的单组分吸附模型第26页
   ·双组分竞争吸附平衡理论第26-30页
     ·基于Langmuir型的混合吸附模型第27页
     ·基于Gibbs型的混合吸附模型第27-30页
     ·基于吸附势能理论的混合吸附模型第30页
   ·本文拟采用的单组分/双组分吸附平衡模型第30-32页
第4章 CO_2/CH_4/N_2在沸石ZSM-5上的单组分吸附平衡第32-58页
   ·引言第32-33页
   ·沸石ZSM-5表征第33-37页
   ·重量法测量单组分吸附平衡第37-40页
     ·实验装置第37-38页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38-40页
   ·突破曲线法测量单组分吸附平衡第40-43页
     ·实验装置第40-42页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7页
     ·两种实验测量方法比较第43-44页
     ·CO_2/CH_4/N_2在沸石ZSM-5上的吸附容量比较第44-45页
     ·单组分吸附平衡等温线的实验结果与拟合第45-53页
       ·Sips模型拟合第47-48页
       ·Toth模型拟合第48-49页
       ·MSL模型拟合第49-50页
       ·DSL模型拟合第50-51页
       ·Virial模型拟合第51-52页
       ·单组分衡模型拟合结果对比第52-53页
     ·CO_2/CH_4/N_2在沸石ZSM-5上的吸附热第53-54页
     ·相同气体分压下沸石ZSM-5的平衡选择性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CO_2/CH_4/N_2在沸石ZSM-5上的二元竞争吸附平衡第58-75页
   ·引言第58页
   ·重量法测量双组分竞争吸附第58-59页
     ·实验装置第58页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58-59页
   ·突破曲线法测量双组分竞争吸附第59-61页
     ·实验装置第59页
     ·实验方法及原理第59-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74页
     ·重量法实验结果与模拟第61-68页
       ·双组分LRC模型模拟第61-62页
       ·双组分Sips-IAST模型模拟第62-63页
       ·双组分MSL模型模拟第63页
       ·实验结果与三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第63-68页
     ·突破曲线法实验结果与模拟第68-70页
       ·实验结果与三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第68-69页
       ·双组分竞争吸附模型模拟结果对比第69-70页
     ·不同气体分压下沸石ZSM-5的吸附选择性第70-74页
       ·吸附选择性系数第70-71页
       ·吸附选择性影响因素分析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75-77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75-76页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串联搅拌槽的流动与混合特性研究
下一篇:酚醛树脂基有机气凝胶及炭气凝胶的低成本制备及结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