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我国内燃机行业现状 | 第11-12页 |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 第12-14页 |
·我国汽车零部件总体现状 | 第12页 |
·活塞行业加工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概述 | 第14-16页 |
·本课题提出的目的 | 第14-15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活塞销孔的工艺要求及加工分析 | 第16-22页 |
·活塞销孔的工艺要求 | 第16-17页 |
·活塞销孔的加工分析 | 第17-20页 |
·设备方面的措施 | 第17-18页 |
·工装夹具方面的措施 | 第18-19页 |
·刀具及切削参数方面的措施 | 第19-20页 |
·采用在线 SPC 控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活塞销孔中心线至顶面距离(压缩高)的加工研究 | 第22-28页 |
·普通活塞精镗销孔的加工 | 第22-25页 |
·普通活塞精镗销孔的定位方式 | 第22-23页 |
·止口定位精镗销孔工艺尺寸链的分析 | 第23-24页 |
·止口定位压缩高的工序能力 | 第24-25页 |
·活塞加工方式的改进 | 第25-27页 |
·顶面定位加工活塞销孔 | 第25-26页 |
·顶面定位压缩高的工序能力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活塞销孔圆柱度的加工研究 | 第28-38页 |
·概述 | 第28-29页 |
·销孔圆柱度超差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机床工装夹具方面 | 第29-31页 |
·换刀频次及刀具的影响 | 第31页 |
·现场其它因素影响 | 第31-33页 |
·解决措施 | 第33-37页 |
·工艺文件的改进 | 第33页 |
·工艺装备的改进 | 第33-34页 |
·刀具的改进 | 第34-35页 |
·消除应力方面 | 第35页 |
·温度控制方面 | 第35-36页 |
·检测方面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活塞销孔中心线对内挡垂直度的加工研究 | 第38-48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传统加工方式及缺陷 | 第39-45页 |
·以内挡定位加工销孔 | 第39页 |
·车内挡面的加工方式 | 第39-40页 |
·三爪夹紧铣内挡面 | 第40-41页 |
·裙部定位铣内挡面 | 第41-45页 |
·改进的加工方式 | 第45-46页 |
·消除活塞对称度的影响 | 第45页 |
·消除定位棒与销孔的间隙 | 第45-46页 |
·改变夹紧方式 | 第46页 |
·使用效果验证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活塞销孔粗糙度的加工研究 | 第48-60页 |
·概述 | 第48-50页 |
·对于粗糙度的影响因素 | 第50-56页 |
·进给量对粗糙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刀尖 R 的大小对粗糙度的影响 | 第51页 |
·换刀频次对粗糙度影响 | 第51-52页 |
·压孔时间对粗糙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滚针数量对粗糙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销孔直径对粗糙度影响 | 第54-55页 |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55-56页 |
·降低销孔粗糙度的对策 | 第56-59页 |
·确定合理的进给量及刀尖 R 弧大小 | 第56-57页 |
·确定合理的压孔时间及滚针数量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6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66页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