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三) 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案 | 第10-12页 |
| 一 蒙古族传统符号的形成 | 第12-24页 |
| (一) “圆” | 第12-17页 |
| 1 追述蒙古族传统符号 | 第12-13页 |
| 2 “元”与“圆” | 第13-15页 |
| 3 “圆”是一种精神文化符号 | 第15-17页 |
| (二) 大自然的符号 | 第17-20页 |
| 1 追述火 云纹符号 | 第17-18页 |
| 2 兼容并蓄的的精神文化符号 | 第18-20页 |
| (三) 几何符号的原始魅力 | 第20-24页 |
| 1 回纹 | 第21页 |
| 2 盘肠纹 | 第21-24页 |
| 二 蒙古族传统符号导入平面设计中的分析方法 | 第24-31页 |
| (一) “圆”形态符号的导入 | 第24-26页 |
| 1 解析“圆”形态符号 | 第24-25页 |
| 2 “圆”形态符号的重组法则 | 第25-26页 |
| (二) 自然类符号的导入 | 第26-29页 |
| 1 解析自然类符号 | 第27页 |
| 2 自然类符号的导入法则 | 第27-29页 |
| (1)火纹导入的结构提炼法则 | 第27-28页 |
| (2)云纹导入的结构演变法则 | 第28-29页 |
| (三) 几何符号的导入 | 第29-31页 |
| 1 解析几何符号 | 第29页 |
| 2 几何符号的导入法则 | 第29-31页 |
| (1)盘肠纹导入的元素提取法则 | 第30页 |
| (2)回纹导入的元素重组法则 | 第30-31页 |
| 三 蒙古族传统符号导入平面设计中的启示——以“中国马都”平面设计为例 | 第31-40页 |
| (一) 马文化符号 | 第31-34页 |
| 1 蒙古族传统符号与马文化符号 | 第31-33页 |
| 2 融合之美 | 第33-34页 |
| (二) 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地区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 第34-37页 |
| 1 平面视觉部分分析 | 第34-36页 |
| 2 导视部分分析 | 第36-37页 |
| (三) 精神符号是文化传递的一种手段 | 第37-40页 |
| 1 蒙古族传统符号导入的意义 | 第37-38页 |
| 2 民族符号的再创新 | 第38-40页 |
| 四 蒙古族传统符号导入平面设计中面临的新挑战 | 第40-47页 |
| (一) 符号导入的可持续性 | 第40-42页 |
| 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 第40-41页 |
| 2 精神与现实的和谐 | 第41-42页 |
| (二) 注入民族创新的血液 | 第42-45页 |
| 1 走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之路 | 第42-44页 |
| 2 在“大同”中寻找不同 | 第44-45页 |
| (三) 导入蒙古族传统符号的使命感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