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诗赋与经义之争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研究对象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思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2章 北宋进士科诗赋与经义之争 | 第9-24页 |
·唐、五代科举中的诗赋与经义 | 第9-11页 |
·庆历新政中进士科改革 | 第11-16页 |
·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 第11-12页 |
·改革的内容和经过 | 第12-14页 |
·改革的意义 | 第14-16页 |
·熙宁变法中进士科改革 | 第16-24页 |
·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 第16-18页 |
·改革的内容和经过 | 第18-21页 |
·改革的意义 | 第21-24页 |
第3章 南宋进士科诗赋与经义之争 | 第24-39页 |
·南宋初期诗赋与经义之争 | 第24-28页 |
·绍兴和议前的诗赋与经义之争 | 第24-25页 |
·绍兴和议后的诗赋与经义之争 | 第25-28页 |
·南宋中后期诗赋与经义之争 | 第28-39页 |
·诗赋与经义之争的延续 | 第28-30页 |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对诗赋与经义之争的影响 | 第30-35页 |
·朱熹对诗赋和经义的态度 | 第35-39页 |
第4章 宋代科举诗赋与经义之争的影响 | 第39-44页 |
·促进了宋代学术的繁荣 | 第39-41页 |
·对八股文的影响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附录一 参考文献目录 | 第45-48页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