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力及抑制物对木葡糖醋杆菌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及耐受菌株选育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细菌纤维素概况 | 第12-19页 |
·引言 | 第12页 |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 | 第12-14页 |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 第14-17页 |
·细菌纤维素的应用 | 第17-19页 |
·影响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的因素 | 第19-22页 |
·培养基成分 | 第19-20页 |
·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 | 第20-21页 |
·发酵要艺与设备 | 第21-22页 |
·动态培养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 第22页 |
·木质纤维素的酸水解及抑制物的产生 | 第22-24页 |
·微生物诱变育种 | 第24-25页 |
·物理诱变 | 第24页 |
·化学诱变 | 第24-25页 |
·物理与化学诱变相结合 | 第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剪切力对木葡糖醋杆菌及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 第27-39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27-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29页 |
·木葡糖醋杆菌的摇瓶培养 | 第29-30页 |
·木葡糖醋杆菌机械搅拌发酵罐培养 | 第30页 |
·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及称重 | 第31页 |
·可溶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及称重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摇瓶培养时剪切力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 第32-34页 |
·机械搅拌罐培养时剪切力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剪切力对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的影响 | 第35-36页 |
·剪切力对木葡糖醋杆菌生长周期的影响 | 第36-37页 |
·耐剪切力菌株的筛选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抑制物对木葡糖醋杆菌及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 第39-55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39-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麦秆酸水解液的制备 | 第42-43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43-44页 |
·麦秆酸水解液中还原糖的测定 | 第44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44页 |
·单一抑制物糠醛培养菌株产纤维素 | 第44页 |
·木葡糖醋杆菌耐抑制物驯化 | 第44页 |
·细菌纤维素的处理和结构观察 | 第44-45页 |
·木葡糖醋杆菌的培养 | 第45页 |
·分析方法 | 第45页 |
·不溶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及称重 | 第45-46页 |
·可溶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及称重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糠醛对细菌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木质纤维素酸水解液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木质纤维素酸水解液对细菌纤维素形态的影响 | 第49页 |
·酸水解液对木葡糖醋杆菌形态的影响 | 第49-51页 |
·酸水解液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51-52页 |
·菌株在酸水解液中合成细菌纤维素的适应性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抑制物耐受菌株的诱变筛选 | 第55-67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55-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58页 |
·菌株诱变和筛选 | 第58-59页 |
·致死率和负突变率 | 第59页 |
·诱变菌株的挑选 | 第59页 |
·细菌纤维素的静态培养 | 第59页 |
·不溶细菌纤维素的纯化及称重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亚硝酸诱变 | 第60-62页 |
·紫外线诱变 | 第62-64页 |
·紫外线和亚硝酸结合诱变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9页 |
·剪切力对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影响 | 第67页 |
·抑制物对细菌纤维素生产菌株的影响 | 第67页 |
·细菌纤维素菌的诱变筛选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