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北宋藉田礼与藉田诗文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一、关于藉田与相关诗赋的研究第9-13页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6页
第一章 藉田礼述要第16-27页
 第一节 藉田礼的源流及“藉”字意涵第16-22页
  一、藉田礼的源流第17-20页
  二、“藉”字意涵第20-22页
 第二节 藉田“礼”之仪式程序第22-27页
第二章 北宋藉田礼的沿革与嬗变第27-49页
 第一节 北宋藉田礼的相关仪注第27-36页
  一、太宗朝的耕藉仪注第27-30页
  二、真宗朝的耕藉仪注第30页
  三、仁宗朝的耕藉仪注第30-31页
  四、神宗朝的耕藉仪注第31-32页
  五、徽宗朝的耕藉仪注第32-36页
 第二节 北宋藉田礼仪的沿革与嬗变第36-49页
  一、亲耕卤簿仪驾的历史变迁第36-38页
  二、亲耕冠服的变迁第38-40页
  三、亲耕藉田农具、播种九谷的变迁第40-42页
  四、斋戒与祭祀、亲耕藉田音乐及相关颂诗第42-45页
  五、亲耕时间、地点的变迁第45-47页
  六、藉田令、藉田坛的发展历史第47-49页
第三章 北宋文学中的藉田礼仪第49-82页
 第一节 北宋藉田诗第49-63页
  一、北宋亲耕乐歌第49-56页
   (一)太宗端拱亲耕祭祀乐歌第50-51页
   (二)真宗时期藉田乐歌第51-52页
   (三)仁宗明道亲耕祭祀乐歌第52-54页
   (四)徽宗亲耕祭祀乐歌第54-56页
  二、北宋藉田诗中的藉田礼仪第56-63页
   (一)藉田礼仪式过程、场面的描写第56-59页
   (二)官员劝耕第59-60页
   (三)游藉田及藉田景色的描述第60-63页
 第二节 北宋藉田文的创作情况第63-65页
 第三节 北宋藉田文中的藉田仪式第65-82页
  一、百官各司其职 藉田礼前的准备工作描写第66-67页
  二、亲耕仪表之雍容大方 冠服的描写第67-70页
  三、亲耕农具的描写第70-71页
  四、亲耕阵容之浩浩荡荡 车马、仪卫的描写第71-74页
  五、事神敬养之虔诚真挚 亲耕斋祭仪式描写第74-76页
  六、千耦其耘,礼容皇皇 三推仪式及耕作场面的描写第76-77页
  七、开三面以行惠 树金鸡竿仪式描写第77-79页
  八、百官称贺、宴飨群臣 耕礼毕,劳酒礼仪式描写第79页
  九、藉田文中关于春耕时间、景色的描写第79-82页
第四章 北宋藉田诗文的仪式意涵第82-94页
 第一节 北宋藉田诗文所映现的仪式意涵第82-88页
  一、率农劝功、以农为重第82-85页
  二、事神敬养、以礼为治第85-87页
  三、以和为贵、兴国为魂第87-88页
 第二节 北宋藉田礼制文化的建构第88-94页
  一、礼乐相偕第88-90页
  二、君臣相尊第90-92页
  三、人神相和第92-94页
结语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后记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最蓝的眼睛》和《所罗门之歌》中托妮·莫里森的黑人成长理想解读
下一篇:《红高粱》中色彩词应用分析